为风格而教育

2019-10-21 08:27李嘉一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个性化教学

李嘉一

摘 要:教育工作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教育来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让国家的经济建设活动得以巩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加大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培养力度,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来,建设综合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最高阶段就是小学阶段了,该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年龄较小适合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艺术学科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美术学科了,美术学科作为艺术类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并且也是培养学生美育的基础课程。现下以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为例子来分析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个性化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模式下学生如何实现个性化的合理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来实现美术课堂的转型是现阶段的研究主要目标。

关键词:风格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 个性化教学

在新课改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的教育行业纷纷地掀起了改革运动,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意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主的被动接受的教育过程,而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让学生的真实想法得以展现。为了满足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行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专业知识的培育为主,在艺术课程地开展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教育工作的普及,现在艺术工作者的地位越来越高了,我国对于艺术工作者秉持着尊重的态度,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将艺术的教学列入其中,让学生的爱好得以发展起来,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在小学的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色为主,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的施展开来,让教学更加生动并且具有独特的个性化魅力,进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以及审美情操的培养[1]

一、个性化教学的主要内涵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处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并且教育活动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为教学主要目标。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尽同在思维模式上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对课题的自我理解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创作中去使学生自身的想法展现在美术作品中,呈现出不同意识形态的美术作品。在小学的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实现巩固和发展进而使其完善起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是在尊重学生的个人性格的基础上建立的,每位学生在思想上以及智力上都存在着差异,老师要做的就是将每个学生的特点放大使其成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发展起来。

二、个性化教学开展的主要条件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要想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用于美术教学的美术教室,并适度的配备相关的教学设施,使美术教学可以呈现出多层次以及多角度的教学信息,为学生创设出符合美术教学的情境,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化特点。老师在掌握学生的心理的同时将美术创作内容将其结合起来,合理的安排课程,让学生的审美得以提升,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化审美特点。

2.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很多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于强势了使用过于强硬的知识灌输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客观评价,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被壓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让学生可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的独立意识得以发展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树立起自信心。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鲜明的个性化特色,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老师了解到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个性化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进而起到完善作品的作用。同时还应使学生做到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的作用,在美术课堂的教学环境中不宜过于压抑,美术课程的学习属于艺术的范畴,它不同于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艺术课程的学习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课堂表现形式也应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展现在课堂中,并让学生进行欣赏,并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表达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在老师的组织和鼓励下使自己的感受可以与学生分享起来,通过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交流活动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现交流的同时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出来,并自发地进行自主探讨,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2]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

1.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来适度的调整教学的计划,小学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阶段,其不同阶段的学生个性化特点有所不同,应适应学生的年龄来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与爱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年龄较低的学生来说更喜欢用鲜艳的颜色来展示自己的心情,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化的教学使自身的作品缺乏独立性,多数都是以临摹为主。对此老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外界的事物,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和理解到的内容用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对于一些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思想较为成熟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想法更加丰富了,思维模式也偏于抽象化。对此老师应保护好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将知识更好的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有天分的学生应给予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并培养对于美的感受。对于一些天分较差的学生只要做好课堂的任务即可,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

2.根据生活经验的不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不同的生活经历塑造出不同的性格,有的学生来自农村,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生活的感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都会在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来形成不同的风格。并且学生的个性也有所不同有的性格内向有的较为外向,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应稍做调整,有的需要正面指导有的则需要侧面引导。不同的性格则会产生不一样的绘画风格,无论什么样的绘画风格都是最好的艺术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优势,并加以引导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让美术作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3]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个性创作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加以利用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学生应积极地进行讨论并融入自己的智慧,使学生艺术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的氛围更加民主化,更加便于学生个性化特色的养成。例如在四季的故事一课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创作前期进行分工并积极的讨论,将创作的时间尽可以的缩短,并通过不同的环节来判断出每个学生的艺术天分,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这种分工协作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性化的创作空间,同时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也增添了欣赏和评价的环境,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起来,让学生可以尽情地收获成功的喜悦。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以个性化的审美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展现出来,并在用色上作出美的判断。老师在课堂中应多给学生展现个性的机会,在课堂结尾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欣赏和比较调动起学生的个性审美,使其在此过程中积极的吸取优秀的创作意识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4]

结语

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应以更为严格的形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完美地展现出来。在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的渗透艺术课程的教学,让文化的种子深埋在学生的心理,变成个人的修养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使文化素养成为自身的养分。

参考文献

[1]黄媛.浅析教学情境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

[2]王勇勤.小学美术个性化课堂教学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1(Z2).

[3]宗宏崗.小学美术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02).

[4]赵子云.冲破樊篱张扬个性——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个性化实践[J].成功(教育),2008(07).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个性化教学
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多媒体辅导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