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2019-10-14 11:58陈勇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陈勇杰

[摘   要]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首先,要引导学生搜集史料;其次,要让学生会剖析史料;最后,要帮助学生形成史料观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80-0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核心素养)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立德树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研读可靠、真实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

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呢?

一、搜集史料是培养史料实证的前提

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前提是史料搜集。没有史料就没办法进行实证,在日常课堂上,师生没时间也不可能大量查阅史料。因此,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积累史料的主要途径如下:

1.学会甄别史料,科学运用教材及其他书籍中的史料,积累有效史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区别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学会甄别一手和二手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证据”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可以展示《广州十三行》(油画)及两广总督奏定的《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等资料,归纳对贸易限制的措施以及闭关锁国的实质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通过一手文献史料来实证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性。另外教师要经常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用好手中的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钻研历史知识的主要工具,也是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载体。利用好现行2017年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重视其中的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知识拓展等参考资料。例如讲述第9课《辛亥革命》时,可以利用45页的知识拓展“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让学生用现有的资料证实武昌起义后的形势。这些现有的资料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探究“证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及其他书籍的作用,充分发掘其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价值。

2.网络是获取史料的重要途径,要善于运用网络搜索史料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作用不容忽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网络多关注时政热点,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并将之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例如讲述改革开放的内容时,结合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可让学生上网搜索改革开放前后的邮票、粮票,通过史证对比,体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及成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社会及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提升学生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示新时代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利用网络引入史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拓展资料来源渠道,从历年试题中收集史料

各种试题,特别是近两三年的中考高考试题,应该作为获取史料的另一重要来源。这几年来,中考高考试题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史料分析能力越来越重视。各种复习资料也从这一培养观念着手更新史料,以多种史料组合的形式呈现。这些史料体现了命题人的目标和思路,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能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剖析史料是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

怎样客观正确地对史料进行剖析是史证意识培养的关键。例如讲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时,结合雷颐《洋务运动为何未触及制度层面》和李鸿章甲午战败后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等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这些资料后,让学生知道洋务运动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达到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对史料实证素养最好的注解。

有效历史信息的提取是史料剖析的基础。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语文阅读方法中的精细阅读法进行强化训练。首先,对材料进行泛读,了解材料所包含的大致信息(材料层次结构、材料的出处和各种符号等)。其次,对材料进行细读,注意反复出现的词组,提取其中的关键词,提炼所给材料的中心观点。历史材料的关键词多以名词为主、动词为辅,若是以外文翻譯材料呈现的则要重视描述性词语。最后,把史料同利用教材、教师课堂上讲述的内容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比较,甚至还可以将史料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资料《复兴之路·上》(改编):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 “占领街”)……那片宽阔且美丽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名字的香港海湾,用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国家的胜利。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充满欺辱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史料素养考查分析:本题以历史遗址为切入点,体现了对史料实证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史料,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由“香港的水坑口街”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可判断该材料与鸦片战争有关。

三、史料观点的形成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方向

史料实证素养必须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有目的、有层次地在课堂训练中按类别逐一强化。教师应注重有梯度地围绕史料设问,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8年福州九年级质检材料论述摘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改编):近代以来,特别是《马关条约》后,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面下,如何实现民族救亡和国家独立,是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中国有识之士推动了两大政治运动,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次是由康有为领导的1898年维新运动,另一次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他主张彻底推翻清王朝。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主导地位,但当清廷的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人时,革命派在年轻知识分子、秘密会社以及海外华人社团中获得了与日俱增的支持。革命的力量稳步扩张,最终扫除了古老的帝制,而代之以一个共和国。

(1)材料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指的是哪一次革命?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试题先简要提问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再要求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试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史证分析能力,让学生能把材料和所学知识中的内容升华为观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

总之,史料实证既是学生学习历史与教师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解释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和使用各类历史资料,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要让学生利用相关史料形成特有的、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归纳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