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于
[摘 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孕育发展、积淀、延续,既得益于汉字的延续,也得益于传统节日周期性地复现,引导我们知道来路不忘根脉。但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节日受到大多数青少年的追捧,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从课程开设的原因、设计思路和具体实践等方面,对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进行探索,力求体现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担当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古诗词;节俗文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06-03
一、开设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的原因
首先,古诗词因为其具有的节奏美、意境美、语言美而深受高中学生的喜欢,可惜日常教学中因为考试,教师常常忽略诗词中蕴含的节俗文化或只是简单地提及。其实,如果教师拓展开去,会发现学生对其中的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其次,2004年和2016年笔者都接受了报社记者的有关节俗文化古诗词阅读的专访,令人遗憾的是,几年过去,学校节日文化教育的面还是很窄,从学生那了解到,虽然端午节、中秋节有学校国学社组织的活动,也有社会组织的元宵节、制作花灯、手抄报比赛活动等,但在课堂上基本没有提及此类内容。
最后,近几年,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日益加大,把“文化自信”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强调全民行动,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还于2017年1月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等七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确保《意见》落地,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应该成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倡导者和引领者。
二、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的设计思路
校本分析:经过笔者多年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笔者所在学校开设这门选修课程有良好的基础。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社团多、活动丰富,国学社的系列活动及主题讲座有计划地开展却缺乏教师的深度指导;笔者所在学校从201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原创诗歌大赛及诗朗诵展示会,这激起了师生较大的颂诗创诗热情,营造了学习诗歌、提升文化素养的良好氛围。
学情分析:语文教材中一些古诗词蕴含的节俗文化因为课时有限,常被教师忽略,进而导致学生对此类内容把握不准甚至理解肤浅。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着较强的文化自信,认为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是拿着自己的东西包括文化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他们不仅希望能从电视、书籍或长辈那里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更希望能与教师同学通过共同学习拓展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深层认识。学生还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感兴趣的诗文,系统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四结合”
既是校本选修课,在设计时就应结合学校情况,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意见》,设计课程时应注意与时代社会相互协调,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节俗文化得到现代学生的理解、认同和喜爱,同时,还要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口语交际训练。
2.课程定位
首先,有别于必修课。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因为,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大致有了十几年的古诗词学习经历,阅读生活气息浓厚的节俗诗词的障碍不会太多。
其次,有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这门选修课的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有相同之处,但在教学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这门选修课时还要突出语文的学科特点,除了要让学生探究理解古诗词中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还要让学生向诗人学习传递文化的方式。
3.教学目标
A.整合课内外涉及节俗文化的古诗词;以小组合作学习、主题项目研究的形式进行探究性教学。
B.落实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如朗诵、演讲、讨论和辩论等。
C.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人。
三、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课前调查: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揭晓,你知道几个?
2.学习内容,分以下三种情况:
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熟悉的节日,有点熟的节日文化。
B.(七夕、重阳)熟悉的节日,不熟的节日文化。
C.(人日、二月二、花朝、上巳、寒食、冬至)不熟的节日,不熟的节日文化。
以此为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地进行拓展,对于“不熟的节日”,重点要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来历;对于“有点熟的文化”和“不熟的文化”,重点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的丰富内涵。
3.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研究的古诗词:
注:节日按时序排,带星号为补充的值得关注了解的节日。
上述诗词作品基本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但将酩酊酬佳节·节令篇》和古诗文网。这些诗词的数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如果学生遇到喜欢的诗词也可以继续推荐给同学,這种做法可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的传承形式得到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欢,所以笔者向学生推荐了节目中流行歌手罗中旭、京剧传人王佩瑜、支教老师梁俊等演唱的由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还有著名民歌歌唱演员于文华的《国学唱歌集——中国节日之记忆》,甚至还推荐了古诗词吟唱传人学者叶嘉莹先生和大学博导刘冬颖老师的吟唱视频,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诗乐之美,从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学习阶段
课时安排及内容:
(三)创作阶段
有学生以“校庆日”为主题创作《后柳高赋》:“露漉秋来湿桂香,霜薄曦暖散桔芳。中秋月盛家团聚,菊放时节校庆当。……雪鹄顾影惊书声,竹弄文渊枫叶舞。踏遍秋风背晚霞,夜议圆廊震寰宇……”
有学生创作散文《梦回清明》,深情回忆当年与小伙伴采摘艾草做粑粑的温暖场景:“时光在目送里渐行渐远,对清明的记忆,无非是难敌风雨的洗礼,其他大抵如摧枯拉朽般瓦解凋零。唯有对清明固有的情愫,终于可以承受住砥砺,从年少到现在几未散开。人情人事逐渐模糊也好,欢愉惆怅淡了散了也罢,且让这灵魂卧枕小憩,梦回年少的清明岁月。
既是年少,自然不懂得清明的由来,只晓得在度清明的日子里,有满满的艾糍清香,有此起彼伏的爆竹喧嚣和涉水跋山的淋漓酣畅。清明临近的日子里,溪水岸头林荫之下,艾草的嫩蕊静静簇拥,在偶有的细雨里兀自酣眠。也记得雨住的时候,和发小提竹篮循溪水岸头将艾草的嫩蕊轻轻采下,连着未干的春水全装进竹篮里头。竹篮渐渐被艾草填满,指尖也沾满嫩黄的汁液,透着怡人的清香。笑声是常有的,不时惊得丛草里的青蛙纵身跃入溪水……”
还有学生在五四青年节会演时借助古诗词的意境,自编自导自演舞蹈《我,等你》,这支舞蹈将肢体语言与音乐灯光完美地结合,生动地传达出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从未停歇的主题。
四、思考
在古诗词与节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围绕立德树人的观念,立足于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阅读材料,采取恰当的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门课程的实施丰富了教学实践和思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与时俱进地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学生在讨论如何打好端午保卫战时,笔者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忧患和坚定;当学生说到一些有趣的节日传说故事时,笔者感受到了他们的好奇与愉悦;当学生围绕“该不该过洋节”进行正反方辩论时,笔者感受到了学生身上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也有一些遗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时会过于重视节俗文化,忽略诗词所具备的文学知识;有时笔者的研究滞后于学生,致使指导到位难以做到;有些诗词有一定难度,还是需要笔者的讲解;学生读的基本是文人诗,看到的是文人对中华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但是他们也应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情趣,明白正是因为普通人把生活过成了诗,才使节俗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代代相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若能有效弥补这些遗憾,一定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一个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责任編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