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成为教师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审美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审美教育;渗透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希望人才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还希望人才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一、营造艺术情境,提高审美层次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所见、所听、所感,都对他们的审美水平有着深深的影响。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审美层次得到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多样化、艺术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实现审美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让友谊之树长青》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在以前,朋友之间为了表达对相互之间的感情,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给朋友贺卡,并在上面写上文字,表达对双方友谊的歌颂。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美丽的贺卡,请大家自行观看,在其中感受友谊之美。”我在PPT中放置了大量的贺卡图片,有立体贺卡,有带有灯饰的贺卡,有带音乐的贺卡。贺卡上都绘制了非常精美的图案,使贺卡不仅具有传递友谊的作用,还具有艺术表达的作用。在欣赏贺卡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艺术之美,也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审美水平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改進教学语言,激发审美感受
在教师教授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采用的大部分是将讲授法,即将教材中的内容使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采用硬邦邦、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更应该采用艺术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中品味文学之美,增强审美感受。
例如,在学习《生命的思考》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字里行间进行学习和感悟:“生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来说,他认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叔本华认为,为了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马克思曾经称赞道: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诺贝尔也曾说过: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从这些名人的醒世恒言中,我们对生命又多了一份认识。那么在你们眼中,生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对生命进行什么样的思考呢?”在我的引导下,很多学生也积极探索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还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课后搜寻更多名人名家关于生命的至理名言,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补充,进一步对生命进行思考和感悟。通过改进教学语言,能够让课堂充满着文学艺术之美,让学生在意蕴深刻的语言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别样的审美感受,促进学生对美的追寻和吸收。
三、设计审美体验,深入生活实践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实践中,能够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并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实现审美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感受生命的意义》的时候,我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一个调查,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访问,让他们谈一谈自己认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并且将他们的答案进行总结,整理成为访谈录。有的学生采访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认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在于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让自己的家人都过上舒心的生活;有的人采访了自己的老师,老师认为,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学生采访了自己身边的同学,同学认为,尽好自己的每一份努力,让未来的自己感谢今天拼命的自己,就是生命意义的体现。在采访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重要性,也在采访对象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而产生了美的体验。通过设计审美体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美进行感悟,从而提高审美水平。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起到美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美、评价美、创造美。教师运用审美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美的标准,自然美和社会美等,从而形成美育心灵美。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语言、风格等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启发与培养作用,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充满了生命力,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群英.道德与法治教学审美情趣的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7):14-16.
[2]潘木兰.增强审美体验培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