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芬芬
摘 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的提出给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从教师备课的角度就如何选择史料突破重难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展开。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教学;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背景分析】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是新课标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第9课。高中历史新课标具体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的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2。可以看出,课标要求学生从两宋这个古代文明成型、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时期来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新变化。那么从教材知识体系: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二、北宋的统治危机;三、北宋的改革;四、南宋的偏安(1127年-1279年)来看,笔者认为本课的重难点应该放在第一子目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和第三子目北宋的改革(王安石变法)上。
【重难点突破】
针对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史料化”的发展倾向,在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的基础上,教师备课应收集整理有价值的史料,尤其是与研究成果相对应的各种核心史料。再引导学生对所选史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在“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的学习中,特别是关于评价,笔者建议选用以下史料和材料:
史料 1: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3
史料2: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4
史料3:法固不可无,而人亦不可少。闻以人行法矣,未闻使法之自行也……法一详而人君以用非其人为未害,纤悉委曲,条目备具,彼固不能尽出吾法之外也。故上无近忧而下不任责,天下之事所以常可虞也!5
史料4:本朝之所以立国定制,维持人心,期于永存而不可动者,皆以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为言。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以二百余年所立之国,专务以矫失为得,而真所以得之之道独弃置而未讲!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6
【史料运用解析】从史料1-2可以看出宋初措施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著。这些史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宋初专制集权加强措施实施后的积极作用。从史料3-4可知南宋学者陈亮、叶适对北宋初期加强专制集权进行了批评,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宋初加强专制集权评价,可设置问题北宋专制集权加强的影响(积极和消极)?
在“宋代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学习中,笔者就变法的内容和评价搜集了以下史料和材料,教师们可斟酌选用:
史料5:(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7
史料6: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而本务率皆贱买贵卖,重入轻出;广收赢余。……凡牙侩市井之人,有敢于与市易争买卖者……小则笞责,大则编管。8
史料7:王安石力主改制:“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9
【史料运用解析】
史料5-6围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农业方面青苗法、市易法的实施情况展开,史料5可以看出青苗法的实质是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但最终这一做法限制自由竞争,危害了百姓。史料6可以归纳出市易法的做法是政府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等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史料7围绕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展開,从史料可知王安石主要从废除诗赋取士,主张考经义策论,建学校等方面来变革科举制度。
史料5-7可设置问题: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评价?
【教学反思】
基于丰富的核心史料的课堂教学,既可以高效落实历史课标的要求,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显著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本课内容繁多,古今史料丰富,在选取方面注意多角度,教师应在立足于教材史料基础上综合应用其他史料。在选取史料时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近现代学者评价较多,观点新颖,教师也可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3页
[3]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4]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
[5] 《陈亮集》卷11《人法》
[6]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7] 梁启超《王安石传》 1908年
[8]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 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