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君
摘 要: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时代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把握史料的真实性,坚持“论从史出”,做到因材施教,遵循紧扣教材重点、难点等原则进行教学。
关键词: 史料教学 作用 原则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之“知识与能力”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那么,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史料,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信。”[2]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时代性。
“众所周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历史现象,要尽可能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同情之理解(陈寅恪先生语)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要实现这一点,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如此学生才能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能力与价值观的提高。要回到‘历史现场,就必须借助史料教学”[3]。我们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想象、体验和感悟历史,回到“历史现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感,正如《三字经》中所云:“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如亲目。”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可适当引用一些文字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真实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例如,讲《三国鼎立》一课,我们可以引用曹操《蒿里行》中的诗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以此让学生体会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感受当时人民渴望实现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如,讲人教版《历史(必修①)》第13课《辛亥革命》,教材中的“历史纵横”简单介绍了黄花岗起义,教师不妨把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的一段话介绍给学生:“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就使学生对黄花岗起义的悲壮场面、历史地位与作用有了深切、真实的了解和体会,对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精神产生由衷的敬仰,仿佛使学生置身于这一历史现场,心灵得到了震撼和感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学好历史知识的前提和开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一旦学生将历史学习当做一种乐趣的话,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除了可以运用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这些形象的史料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内容形象、生动有趣的文字资料,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讲北宋末年统治者腐败这段历史,教师可以介绍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些歌谣,如,“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杀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这里的“筒”或“穜”、“菜”、“羔”、“荷”,暗指当时被宋徽宗重用的奸臣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这些歌谣史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老百姓对贪官奸臣的无比痛恨和对盼望过上太平日子的美好憧憬,使学生听起来饶有兴趣。再如,讲《历史(必修①)》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我们可以借用当时一位爱国志士题写在京师城门上的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讽刺慈禧、李鸿章等人的丑陋行径;也可以用1904年章太炎写的讽刺慈禧题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这把慈禧穷奢极欲、卖国求荣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必然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史料本身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因为教师在引用史料时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引导他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使学生真正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进行史料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收集、甄别和运用,使学生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以此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会在探究的过程中考证史料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史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历史观点等问题,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比如,有一位学生通过阅读《秦律》中《田律》的一些规定:“春二月,毋敢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毋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发现这则关于田地的法律中还涉及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内容,因此他推断这也是一部环保法典,并且认为从时间上推断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法典。由此可见,通过对史料的学习运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拓展。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教材中某些历史性结论、“权威性”解释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的考察,学生变成囫囵吞枣,从而使得其思维能力、素质教育受到束缚。史料教学则大大改变了这一状况,因为它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史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史料进行甄别、分析、归纳及综合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来解释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比如,关于对隋炀帝或隋朝大运河的评价,相关的诗歌史料就有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和胡曾的“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等,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我们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消极影响,而且可以发现它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辨证的思维能力。
二、中学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运用原则
1.史料的引用要具真实性。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强调,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郭沫若也曾说:“无论做什么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足,固然酿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用比缺乏材料更威胁。”[4]所以,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必须注意选用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虽然史料是重构历史的最重要的客观依据,但它并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因为许多史学工作者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融入个人的好恶、立场与观点,这就势必使一些史料难免存在可疑、偏颇甚至不真实之处。如,在中国古代官修史书中,对农民起义军一般都用“贼”、“寇”、“匪”这些蔑称,这是完全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因此,我们在选取史料的时候,先要弄懂整个史料的真实含义和思想性;同时,在引用史料的时候,我们应该看重史料的来由,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历史信息,也不要对史料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特别是要审查作者的观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能相对客观、真实。例如,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们应该选取一些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当事人”的口述历史,而不是使用当时的官方报纸、宣传画这些材料,因为后者都是为运动歌功颂德的,这样才能避免误导学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
2.要坚持“论从史出”。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寓论于史”,因为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的,离开史料的结论都是空洞乏味的,是很难成立的。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使用丰富多样的史料,但又不能简单地罗列、堆砌史料,而是要通过分析这些史料来论证某个观点或结论,让学生透过这些史料去深入了解历史,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比如,在学习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中的“四大发明的传播”一目时,教师可以补充两则史料:一是马克思的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二是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形象具体的描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通过这些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上所说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又如,讲《历史(必修①)》第4课中“军机处的设立”,教师除了利用教材上“军机处内景”图片及下面的文字材料外,不妨引用赵翼在《檐曝杂记》中的一段文字:“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这样使学生对军机处设立的由来、目的、特点乃至作用等有了具体的了解,为进一步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一结论作铺垫。
3.要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情感态度、行为变化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尺度,因此史料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来选取难易程度不同的历史材料,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做到史料教学有层次性和渐进性,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谓层次性,就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用高低层次不同的史料教学,比如,对初中生可倾向于多运用形象生动(如图片资料)、内容较少、语言通俗的史料(有时不妨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或对原始材料进行改写),而对高中生可适当多用富有哲理、阅读性较强、属于原始性的材料进行教学;所谓渐进性,就是在提供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思考题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要有差别,问题的答案也是一样,要体现一定的“坡度”。比如,同样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关于在地方设立郡县制的内容,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我们可提供这样一段史料:“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峄山石刻》)并且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而针对高一学生,我们可引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提出的问题是:“王绾、李斯在秦朝地方管理体制上各自提出了什么主张?理由是什么?秦始皇接受了谁的主张?为什么?”这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逐步提高。
4.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
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思想性的历史材料。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兴趣而去选择、运用史料,因为有些“有趣”的史料不一定“有用”,何况如果引用史料不当——重点、难点内容没有或较少运用史料,而非重难点却大量使用,就会起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弄巧成拙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课时,要在紧扣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尽量选取那些既有趣又有用的史料。如,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每一课中基本都设计了“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涉及史料的内容,其中有些是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或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安排的,针对这些史料,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是有利于突重解难的,一定要有所舍取,充分利用。同时,针对教材提供的史料可能不足的情况,为了突重解难或培养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我们就不妨补充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历史材料。比如,《历史(必修①)》第11课中的“《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一目,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教材的“历史纵横”只是对这一制度颁布后的实施情况作了一个极短的介绍,我们应该补充介绍《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规定,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原始材料,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0.
[3]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4]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