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恩巧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随着计算教学课堂的讲课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学生计算能力普遍下降的反差现象,因此,研究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本文通过对中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叙述,从而提出一些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以期能够达到所求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是学生学习任何学科、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具有基础性和实用性,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处理生活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教学成为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的调查发现,在计算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即使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教学情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有所下降,比如说,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下降或是计算速度非常慢。因此,教师不得不去思考:计算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否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是否让学生忽视了计算技能的培养?现笔者结合自身在计算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与经验,逐渐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思考内容。
一、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中,笔者发现,一些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做练习时只是机械地按照计算规则进行练习,因此难以有所提升,致使练习的有效性降低。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只是将计算方法教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计算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为了让计算教学更具有有效性,我们应该思考,在计算教学中应该更重视算理还是算法?究其根本,偏向重视于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对于算理和算法,教师应当做到同等的重视。正所谓算理是算法的理论基础,算法是算理执行的可行性表现,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任何一方或是轻视了任何一方的教学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计算教学。
例如,在计算23+36时,它的算理是:23是由2个十、3个一组成的,36是由3个十,6个一组成的。先把3个一与6个一相加,得到9个一,然后把2个十和3个十相加,得到5个十,最后把5个十和9和一合并起来,得到59。学生必须要清楚这个算理,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竖式计算。才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在一定量的练习中发现加法的计算规律就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这也就是算法。可以看出,如果不重视算理的讲解,学生就容易形成机械训练,达不到快速提升的目的;如果不重视算法的探索,学生的计算过程会非常繁琐,导致计算速度低下。因此,必须同时重视算法和算理。
二、提高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统一
目前的新教材虽然兼具趣味性和现实性的情境创设,但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却很少能呈现出,这样容易使得教师忽略问题解决的关键,从而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低下。那么,如何能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相统一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主要的教学资源——教材,要透过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抓住问题的本质,理解情境创设的真正意图,在备课时预设好课堂中可能会呈现的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设计,同时要注意设计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能力、分析数量关系能力的教学环节。
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教材中有创设世博园卖海宝的情境,透过这个情境,可以分析出编者的真正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的问题中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计算。同时,卖出的海宝一共有380+550=930个,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提前预设课堂,比如,学生有可能在百位的计算上出现错误:进位错误或是忽视进位等,所以在教学时要重点对此进行强调。
(二)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人的认知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人们往往是从表象认知逐渐过渡到符号认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表象认知是认识规律的重要桥梁,因此,教师要重视动手操作活动中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将15个正方形纸片分成3份,观察每份有多少。然后,让学生假想一下,100个圆,每5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当学生完成以上操作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写出算式:15÷3=5,100÷5=20,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除法中的各部分含义,还可以帮助学生从生动的表象上过渡到抽象符号部分,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本质。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一线教师不断谈论和探索的话题,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将计算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解题策略、学习方法等等都渗透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地获得较高的计算能力,进而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舟.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40-141.
[2]杨惠娟,孟初薇.數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计算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18(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