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尚伟
摘 要: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去教师加强对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技能的重视,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初中生参加运动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三点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策。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对策
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忽略了初中生的主体体验和感受,导致学生对体育课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阻碍了其体育技能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以上现状,体育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有趣的体育游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
一、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体育游戏,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在融入体育游戏之前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具体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考虑初中生的身体实际接收程度以及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爱好出发,选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体育类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集中他们对某项运动的注意,同时能够转变他们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长时间地保持兴致勃勃的状态,逐渐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觉得体育课只是单纯地绕圈跑步那么枯燥,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田径”时,为了训练学生投掷实心球的能力,设计以下课堂游戏活动。师:“同学们,我们先进行一个打靶竞赛游戏,大家自行组成六人小组,每个小组分若干实心球,请大家在场地的横线外排成纵队站好。”融入打靶游戏让学生熟悉实心球的球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协调性。师:“听到我的口令后,第一名同学开始将手中的实心球往前抛出,并投掷到地面上画好的圆圈内,我会根据圆圈的分数以及你们投中的数量进行记录。最后投中实心球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教师组织学生认真游戏,通过竞赛游戏达到使学生对投掷实心球擦产生兴趣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创设愉悦运动环境,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
锻炼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运动状态的,教师要通过融入体育游戏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运动环境,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体育教学氛围,逐渐提高初中生参加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身体活动有利于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同时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使其逐渐喜欢上体育课。在创设体育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初中生的实际,尽可能地达到放松学生身心,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足球”时,为了训练学生头顶球的技术,设计以下课堂游戏活动。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顶球接力游戏。请大家跟伙伴结为六人小组,每个小组分一个足球。然后找到指定位置分散开站好,听到我的口令后,第一位成员用头部顶起足球,传向下一位成员的位置,依次进行。”学生听到游戏内心产生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按照教师的指示在原地尝试头顶足球。师:“一定要用学会借助腰腹部和颈部的力量将足球顶出去,最后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教师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接力游戏给学生创设了愉悦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打造快乐、有趣的体育课堂。
三、在游戏中渗透专项动作技术,强化其体育运动技能
初中阶段师为学生奠定体育运动技能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渗透相关的运动技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对于他们在游戏中出现的不足或动作方面的错误,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并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规范的运动项目中的动作技术,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长期以往,既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地锻炼,也能逐渐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还促使学生的心理狀态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篮球”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胯下运球这项技能,设计以下课堂游戏活动。师:“同学们,请大家两两一组,运用刚掌握的胯下运球技术进行比赛,两个人站在同一个起始线边缘,听到我的口令后,开始运球,率先抵达对面的同学获胜。”在游戏中能能够加强学生对胯下运球技能的运用,通过两人之间的对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动作中存在的不足。师:“左手与右手换球时一定要及时,换球时你前进的速度也要适当加快……”教师针对不足进行强化指导和示范,逐渐引领学生掌握胯下运球的的动作技术。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要严格遵循先进的快乐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体质水平以及对课堂训练内容的接受程度,合理地融入多样的体育游戏,设计具体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意识到体育课给身心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要注重渗透具体运动项目的基础动作,引导学生练习并掌握,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强化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毕雍振.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7-8.
[2]安振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