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玲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开放性思维成为人才的主要品质特点,只有具备开放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能不断发展进步。由此可见,培养开放性思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养成开放性思维。因此,本文将初中语文教学中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关键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开放性思维;思考
傳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单一的讲解课本基础的知识点,语文教师并不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仅依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点,学生的思维固定化,缺少开放性。如今,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从而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想法,从而形成开放性的思维,不断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并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1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重要性
语文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占有很大的分值比例,语文教学不容小觑。但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通常只是向同学们讲解课文的已有知识点,很容易忽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建立和后期的培养。长此以往,将减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会丧失探究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应该大力宣扬开放性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将随之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具备开放性思维就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并不完全依赖于现有的知识,其思考方式是多样化的,能够不断地扩展延伸。开放性思维的目的并不是寻找已有的答案,而是引领学生关注新的发展规律及新的观点看法,促使学生思考新问题、新情况,并在追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满足其好奇心。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思考
2.1注重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好奇的心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部分优秀的文化作品,通过自我消化理解,学生将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深刻的感悟,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实际教学中,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划分重点阅读段落,促使学生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景象,并理解体会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另外,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来培养课堂学习兴趣。实际上,学生很难把握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描述的意境以及表达的情感,但是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却和这些因素有极大关联。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较难的内容,可以不断地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可以通过借助实际生活来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实际教学中,例如,在学生学习《观舞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供杨丽萍跳舞的视频,促使学生观察两者的不同并抓住事情的本质特点,从而形成开放性思维,并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最后,可以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实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语文是生活的载体,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提高开放性思维能力就要重视实践活动。例如,在讲解初中语文课文《中国石拱桥》时,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中国桥梁的认识来分析课文内容,观察不同桥梁的建设特点和建筑风格,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2充分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习形式多变,其灵活度得以提高,所以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实际上,教师往往可以借助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多角度的观察从而使思维得到发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严格设计课堂问题,在广泛浏览网上资源的情况下,总结出较为重要的内容作为提问的问题。如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很大程度上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网络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上资源作为学习的媒介,围绕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提炼整合,提升问题的难度,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积极地探索答案,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凭借网上较为流行的问题来设计提问的问题:假如你未来可能会参与一部题为“我最喜爱的人”的电影设计,你会将什么作为标准来挑选电影角色,向观众展示怎样的故事情节,又将使用什么表达方式去诠释“名人”二字?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接受能力较高,在得知问题后纷纷讨论,学生便能更加充分地理解主题思想,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放。
2.3积极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随着学习难度的提高,初中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不同,提升开放性思维能力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要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之前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回答的置之不理,这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十分被动,因此难以形成开放性的思维。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学生的回答,不同的学生想法也不尽相同,这时教师更要表示出积极鼓励的态度,教师需要自己认真辨别学生的多样思维,分辨出错误的想法和个性想法,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表达,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2.4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1)续写文章结尾。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结尾并没有给出,读者自行填补留下来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结尾,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结尾续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补充出一篇篇情节完善、内容丰富的文章。续写文章的结尾可以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2)创造性复述文章内容和主题演讲。通常,复述教材内容能够体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创造性地复述课本内容要求学生不脱离内容情节的原有轨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于文章的细节进行不断的补充。另外,定时召开主题演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够促使学生全满分析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开放性思维。由此可见,创造性的复述文章和召开主题演讲活动能够不断扩宽学生思考的范围,学生思维逐步开放,这种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结束语
初中作为学生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思维形成发展的重要时刻。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与合理的评价,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式来促使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引导者,应该不断学习掌握培养这种开放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并加以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崔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93-94.
[2]薛田.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82-83.
[3]张兴.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