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盼
摘要:在国家体育锻炼的标准中规定了引体向上的相关内容。同时引体向上也是当前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个项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期,他们的肌力较弱,上肢力量呈现出明显的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受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引体向上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该项成绩一直得不到提升。如何提高学生引体向上成绩成为了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下面我们将针对具体策略进行粗浅的介绍。
关键词:初中体育;引体向上;成绩提升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起向上是中考体育测试的必考项目之一。因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引体向上运动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克服自身的体重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引体向上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不足,这些都導致中学生该项目的成绩较差。如何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中学生的引体向上水平,争取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呢?我们需要提升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引起向上的相关技术和技巧。
一、引体向上运动的重要性分析
引体向上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背部。同时能够强化对背阔肌、斜方肌和肱二头肌的锻炼。通过进行引体向上运动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高的增加,使得中学生的体态更加优美和挺拔,另外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运用中学生的骨骼会变得更加的解释。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完全克服自己的重点影响。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中学生的手臂力量会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对于他们完成实心球测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说引体向上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提高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策略
(一)通过激趣法,提高学生参与引体向上的积极性
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引体向上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告诉给学生后,学生在掌握了这些要领之后,再继续进行引体向上的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该运动产生厌倦。那么为了确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转换,通过有选择性的或者是多样式的练习内容来避免运动的单一性,从而激发学生继续练习的欲望。或者是教师可以通过捆绑式练习让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也就是说在进行引体向上练习时可以和其他的项目一起来完成。把两个体育项目放在一起进行穿插训练。比如我们在篮球训练时,可以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完成几个引体向上,或者是在体育游戏比赛中,借助引体向上作为比赛失败一方的惩罚措施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激发学生对于引起向上的兴趣,消除一味地进行单一训练的枯燥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引体向上的成绩。
(二)借助比赛代替训练,提高成绩
一味地进行练习并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那么我们不妨定期举办一些引体向上的比赛,对于比赛的结果进行记录,通过比赛结果公布一些优秀的个人或者是小组,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引体向上训练的积极性。给学生树立一些更好的榜样。并且在比赛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项目,然后让学生一边比赛一边观察别人的运动,通过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今后的中考测试。我们进行比赛的方式可以是小组式也可以是个人形式,最后按照成绩进行排名,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提升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意识。
(三)加强辅助训练,提高成绩
在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中,学生的上肢和躯干力量非常重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我们经常会选择哑铃或者是双杠臂屈伸或者是倒立这些方式来进行训练。而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腰腹背肌力量,则主要是借助仰卧举腿还有仰卧起坐来实现。那么中学体育教师自己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上这些辅助性的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中所需要的一些力量,从而提升引体向上的锻炼效果。
(四)借助分组练习,提高引体向上成绩
教师在进行引体向上教学和练习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为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一,所以训练时要做到区别性的对待,能够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和各项体能较弱的学生,我们在开始阶段还是需要通过辅助练习降低训练的难度。比如先让学生进行身体摆动引体的训练等等。但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我们就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完整的引体向上的练习了。同时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练习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小组,可以分为基础组和能力组,针对不同的小组教师要制定不同的运动目标,提升学生的练习能力,为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锻炼方式。
三、结束语
总之,引体向上在中考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项运动看似简单,但是对我们的身体要求很高,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引体向上成绩,我们要采取正确的练习和指导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注意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开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提高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世伟.初中生引体向上创新性训练方法[J].饮食保健,2018(23).
[2]湛国海.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引体向上成绩[J];体育教学,2011(04).
[3]朱晓龙,王健.不同训练方法对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