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19-09-10 09:16庄海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0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

庄海鹰

【摘要】以小组活动、竞争为主要模式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有趣生动地导入和教学情境创设的相互配合,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竞争模式;趣味导入;情境创设

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提高素质教育?这是老师们一直在追寻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进行有效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实现,特別是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地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就成了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只要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思考,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奠定基础,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不断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发现有竞争性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采取以小组活动、竞争为主要模式来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有趣生动地导入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等的相互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以小组活动、竞争为主要模式

在上课前,我把全班分为两个或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队,并给每个小组取上学生们喜欢的有寓意的或有代表性的名字。如腾飞队、神龙队、必胜队等。并且,把各个队的名称并排列在白板上。只要是同一个小组内的个人或集体,朗读字词文段、理解意思、回答问题等好或对时,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个队进行当堂加分,课堂上形成了你争我夺的竞争氛围。一堂或连堂下来,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大家对获胜的小组报以热烈的掌声,把整个课堂气氛就推向了高潮。学生在竞争中得到了学习,在竞争中不知不觉获得了进步,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主线是贯穿全课堂的,要抓住,不能偏离;但语文课的具体内容却主要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展现、来提升的。

二、注重课前有趣、生动的导入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总是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节省了时间,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但其实是,学生们根本还没有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语文基础根底极为薄弱的农村学生是很难直接进入学习内容的,从而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领会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课前一定要设计有趣、生动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进入课堂教学内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顺其自然、顺理成章了。比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一开始就让学生想一想有关春的成语,当学生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回答出“春回大地”“春满人间”“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生机盎然”“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等类似这样的成语时,一幅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进入了春的意境。老师也可以在课前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张春天的照片或者相关视频,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后,让他们闭着眼睛进行想象,想象春天的勃发、春天的绿意、春天的万紫千红,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做准备。通过类似这样的导入和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的思想、心态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学习的内容之中,这样学习起来会更有效率,对知识点以及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更容易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虽然农村的初中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与农村的小学生比较,已经有相当的自主性,有一定程度的语文基础知识。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摆脱一讲到底的模式,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内容,带学生进入课堂,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观察、发现、思考、提问,并在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下,深入学习,获得新知。比如,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比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过程,老师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各个人物:皇帝、两个骗子、老大臣、诚实的官员、所有的骑士、典礼官、百姓、孩子和爸爸等,再让每个小组主动分摊大体上相同数目的学生来分角色表演各个人物。学生们通过演绎各个人物、运用惟妙惟肖的对话(在这过程中,点拨有必要,鼓励更重要。因为赞许和掌声是扬起学生思想风帆的推动力),使自己走进了课文,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体验各个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进一步深刻理解《皇帝的新装》揭露和讽刺虚伪、愚蠢、自欺欺人,提倡纯真的主题思想的目的。最后,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演绎,老师可以给表演得最出色的小组加最多的分,并给所有参加表演的小组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气氛活跃了,理解深刻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除了以小组活动、竞争为主要模式外,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注重课前有趣、生动地导入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方面,还有更多有利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先进方法有待研究。如微课的设计、教育片的播放及探讨等。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穿插讲解、引导、提问、讨论等具体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语文又是学生要学习的重点基础学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多少,以及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因此,作为在最基层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把策略方法的研究和知识学习的强化,当成语文课堂教学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策略方法的作用,达到实现有效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与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