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文本语词 悟作者匠心

2019-09-10 07:22张益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0期

张益梅

【摘要】面对文本这个“堡垒”,考场上如何做出高效的文本解读?不二路径仍然是依小说的文体特征,抓文本语词的表达,寻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探文本的内在结构,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说文本;考场阅读;文本共性;文本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年的6月7日上午11:30,我目视考生从各考场鱼贯而出,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一切正常。突然几个学生停在我面前,基本表达一个意思:今年文学类考到鲁迅的小说了,很陌生,不太懂,没把握……我安慰他们:管它考谁,都是小说,只要按照小说文本的基本特征去理解、答题,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这段对话,看似出于安慰,实则就是小说文本阅读中,依共性、悟个性的问题。正所谓,文章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洞悉文章的个性,体悟作者的匠心。

尽管小说的阅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抓小说文本特征进行阅读仍是高考备考的主要路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也是中学生关于小说文本最基础的必备知识。考场上,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就是要依照小说文体特征的基本逻辑,贴着文本的语词表达,步步为营,有条有理,甚至快速读懂文本,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鲁迅的小说《理水》全文共8000多字,命题人将它删改为1790字,不到原文四分之一,但它却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是小说的第三节,也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情节结构与戏剧的“三一律”原则很相似:在水利局大厅这样一个固定的地点,各地巡视回来的大员、水利局官员、大禹及禹的随从齐齐亮相,活生生就是一场大禹战群顽的大戏。考生就是这场大戏的观众,不,更要做一个合格的欣赏者。

笔者将近1790字的文本按照正常的阅读思路梳理一篇,发现小说文本特征极为鲜明,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主旨的表达,思路结构清晰明了。这是非常典范的经典作品,考生面对这个有点陌生的文本堡垒,不二路径仍然是依据文本的语词表达,抓小说的文体特征,寻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探文本的内在结构,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到有陌生但不隔膜。

笔者将依据命题人的命题思路,着眼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段,体悟作者的匠心,进而可以梳理出答題要点。

二、考场高效阅读的三个抓手

(一)抓精致与传神的神态、细节描写

《理水》主要是写大禹,但大禹直到第三节才出场,鲁迅用手术刀般的文笔精致刻画了人物群像,用电影化的思维方式将地点聚焦在水利局大厅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以大禹为中心,然后让“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当然还有“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的大禹的随员,纷纷登台亮相,成为作品的高潮和最精彩的华章。

考场阅读时抓这些精致与传神的细节刻画,可以实现准确高效的阅读。

当视察大员回京,水利局的同事大摆筵宴为他们接风,酒兴正浓时。“局外面也响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往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当卫兵大喝一声,拦住他们的去路时,当头一条粗手粗脚的瘦长的莽汉大声说:“什么?——看明白!卫兵在黄昏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地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这些细致的肖像、神态的刻画,作者将大禹及其随员们出现时的非凡气概,轩昂姿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

禹来到局里的大厅,“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不穿袜子”“栗子一般的老茧”这些简短有力的语言,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细节,写出了禹的淳朴形象和豪迈粗犷的作风,从侧面表现了大禹为了治水进行实地调查经受的艰苦锻炼及其顽强无畏的精神。

而此时那些考察大员们,却丑态毕露。“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等到认清为头的一个是禹时,他们的“酒意都吓退了”。当禹叫他们坐近一点,说明调查的情况时,他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一副卑劣无耻奴才相,与禹的崇高伟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小说的生命力就在于刻画形象和表达思考,理解人物时,必须紧贴文本语词,抓住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与传说中的大禹相比,鲁迅笔下的大禹形象既忠实于历史人物的基本风貌,又摒弃了古人附着在人物身上的荒诞迷信色彩。他是脚踏实地为人民谋福利的英雄和领袖,而不是高居于众人之上的超人和万能的神。

(二)抓不露声色而又力拔千钧的语言、心理描写

在讨论治水方案的关键问题时,大禹同大员们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斗争。那些大员都是反对禹的,他们除了谎报灾情,污蔑攻击群众外,还提出了一些无耻的计划,说什么“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有的主张赶快把“文化山”上的“学者们接上高原来”,认为他们公呈里说的“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华夏了人口太多了,减少一些倒也是治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禹听了这些谬论,只是在心里想,“放他妈的屁!”予以彻底否定。文中的大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这样的心理描写,表明禹冷静沉着、明辨是非、很有策略,不愧是一个成功的改革者的形象。

当大禹决定摒弃“湮的成法”以“导”治水时,这犹如一声惊雷,使会场“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一阵沉默之后,大员们开始反扑。他们顽固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对大禹群起而攻之,极尽诽谤攻击、威胁恫吓之能事,可是“禹一声也不响”,接着“禹一声也不响”,然后“禹微微一笑”。这两处的“一声也不响”,表面不露声色,实质声如惊雷,充分展示大禹是一位坚持改革、拼命硬干、具有忘我精神的改革家;这“微微一笑”,底气来自于禹坚定的治水信念和务实肯干的作风。

在考场上,如何获得这些阅读思考和体验,就是本文要表达的:抓文本的語词表达,依小说的文体阅读规律,寻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抓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选文刻画人物时,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主要人物大禹和大员及水利局官员放在对立面的角度来凸显大禹的形象。

与大禹的实干精神和公而忘私的品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丑陋和卑劣的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巡查大员、水利局官吏等。在视察灾情时,大员将人民的苦难当儿戏,借巡查之名赏古松、钓黄鳝,尽情游山玩水;水利局的官吏们则大摆宴席,为巡视返京的大员们接风洗尘,肆意挥霍。众官吏酒足饭饱之后,或者畅谈沿途“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的感受;或者鼓吹“国泰民安”,粉饰民不聊生的现实,或者称赞“松皮饼”“柏叶糕”式样的精巧和味道的清香,津津有味地玩赏百姓的痛苦。这些讽刺性的描写入木三分,把这些专员以考察水灾为名,游山逛水,搜刮民财,根本不把灾情和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的丑恶嘴脸完全暴露。

在描绘了群丑的情态之后,紧接着作者以强烈的对比描述了大禹到来时的情状。“黧黑”“黑瘦”“黑脸”均是形容大禹及其一同治水的人们。他们是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脊梁。大禹等“闯”入局里的气概,轩昂的姿态,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天斗地、威武形象的写照。

综上分析,不难得出,作者刻画主要人物时,主要通过人物的形象描写、言行描写以及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对比手法,凸显大禹“中国的脊梁”形象。这是节选部分最重要的特色,也是命题所在。考场阅读时,考生依据文本的语词表达,依据小说的共性,分析文本的个性,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应该不难形成上面的思考。

文本特点和答题思路是紧密相连的。正确合理分析人物形象,理清作品情节结构,思考作者写作意图,基本上就能有效读懂文本和答好题目。

至此,2019年全国Ⅰ卷第8题的答案思路就呼之欲出了: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题目的设置依然延续上年的逻辑,先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定性,然后要求考生到文本中找依据,形成有条理的回答。本次要求回答作品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显然是要求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入手。

参考答案:

8.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三、布局构思的巧妙嫁接

2019年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人选择鲁迅的作品,多少有点在大家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一切优秀的小说都是好的阅读素材。命题人选择鲁迅,没有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而是选择相对冷门的方向,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线老师常说的,为体现语文高考的公平性,全国卷文学类阅读材料往往选择一般作家成熟的作品,或是著名作家的冷门作品。2019年全国Ⅰ卷选择鲁迅的《理水》,全国Ⅱ卷选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非著名作品《小步舞》,全国Ⅲ卷选择中国作家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基本体现这一思路。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先看2019年全国Ⅰ卷第9题的题目:

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首先,命题人并不需要学生从学理的角度去分析评价“故事新编”这一专业性的术语,而是“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分析的是“这一篇”,即文本的个性,而且分析重心落在文本的“基本特征”上,这就是小说的共性。在考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就是依小说文体共性,按照题目的指令,具体分析理解,找到《理水》这一个性文本的答案。其次,上古传说英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第三,平时备考过程中,学生对于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结构等较为熟悉。如2017年全国Ⅰ卷:“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卷:“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是近两年来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的命题角度,命题人是从叙事视角、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叙述方式等角度来命题。考生尽管不能熟练运用叙事学理论,但从叙事视角和叙事空间的角度来解读一篇具体的文本然后规范答题,还是训练有素的。

因此,考生在考场上能形成下面的思考和表达还是相对有把握的。

2019年全国Ⅰ卷是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故事”与“新编”关系可以多维理解:1.从时间上看,“大禹的故事”是上古传说,是历史;“新编”是作者借用上古传说影射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实。2.从叙事方式上看,鲁迅用杂文的笔调,将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放置在中国30年代的社会语境下,赋予很多时代色彩,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祸国殃民的实质。3.从语词表达上,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漫画的笔调勾出了一幅官场黑暗的群丑图,讽刺国民党官员反动、腐败、虚伪的本质等。考生在考场上,如能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量,应该能够读懂鲁迅创作《理水》的意图。《理水》中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鲁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30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告诉人们,鲁迅经过彷徨求索,不仅在现实中找到“中国的脊梁”,并且对历史上“中国的脊梁”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如此,2019年全国Ⅰ卷第9题的思考分析就基本清晰明了了。

参考答案:

9.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通过对2019年全国Ⅰ卷的分析以及考生在考场下的反馈,笔者的思考和启示是,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千万条,但肯定有一条是离不开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积累涵养,提升能力的。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整本书阅读的设计和指导,让学生多选择经典性的作品进行阅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