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施

2019-09-10 07:22:44吴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德育工作核心素养

吴飞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各大高校接纳认可,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偏向于重视高中生的卷面成绩,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师也要注重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德育工作的进行,提高课堂德育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打造全方位人才。下文将重点阐述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教学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教学 德育工作 方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25-010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部对高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在高中教学中能够充分保证学生了解认识到德育知识内容,能够切实提高高中生本身的全面综合素质。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高中教师往往会更加重视高中生的文化素质,即高中生的卷面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这严重影响了当今的社会风气。在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在高中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意味着对我国和谐社会主义做好坚实基础,高中教师要切实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符合新课改中对高中生的素质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社会上需求最大的全面性综合性人才。加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施的方针策略

(一)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文德结合教学

在高中的德育工作的教学中,高中教师要把握好德育工作的主要脉络,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教育。在德育爱国教育工作中,高中教师要以我国的大事件以及我国传统意义非凡的重大节日为切入点和核心,充分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

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德育教育,那么高中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对高中生的德育培养。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德育教育融合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日常的点滴中认识感受。高中教师要针对自己班级内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知识内容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积月累的渗透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高中生学业沉重,在日常的学习中难免会有疲惫的状态,高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激励,以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仅能够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还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切实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一名高二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差,他的智力一般,但为人的性格非常倔强,逆反心理非常严重,不仅在班级内跟同班同学合不来,对教师也有严重的抵触情绪。该名学生的叛逆行为是青春期非常常见,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会使学生将教师的纠正指导和家长的督促关爱视为对自己“看不惯”,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和这名学生起正面的冲突,要及时找这名学生进行私底下的谈话,以德育教育的角度引导、鼓励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采用德育渗透教育,让这名学生明白事理,逐渐意识到教师和家长是为了自己好,提高这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这名学生实现全面综合素质发展。

(二)家庭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深度开展德育工作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但不稳定,教师要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往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最好的教师是家长,如果只有教师在学校班级内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家中家长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或者在家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德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学校、家庭双管齐下,有效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

例如:一名高一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非常不错,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成绩一落千丈,在观察这个学生一段时间后,我找他私下进行谈话。据这个学生描述,他成绩下降的原因是父母对他要求太高了,在日常生活中和他的交流只有学习和成绩,上次的考试成绩出来后他的成绩略微有一点下降,他的父母对他进行责骂,由此他认为父母在意的只有他的成绩,丝毫不在意他内心的想法。在确认这名学生最近出现问题的原因后,教师要及时联系这名学生的家长,向家长传输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和孩子谈论成绩学习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在日常点滴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观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教育不能只在校园内进行,高中教师要积极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在家中也给孩子渗透德育的教育观念,帮助孩子构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高中生的综合价值观。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要重视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的进行,切实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方面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往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铺垫。在高中教学中,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实践,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家庭和校园两方双管齐下,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进行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彭建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索[J].教育周刊,2017(22):页码?

[2]王祖亮,德育导师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8(6).

[3]姜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德育工作核心素养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23:52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数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