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学习理论促进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23:28:08游兆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中生

游兆龙

【摘要】  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拟就结合元认知学习理论如何更好地促进高中生进行数学的学习展开探索,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元认知学习 高中生 数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39-010

1. 前言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方式丰富的的学科。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有部分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和相关例题都掌握得很不错,但往往在面对需要发散思考的难题时,便无从下手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学习很认真,但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不足限制了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事实上,数学的学习关键就在于学会解决问题。在高中,学生要面对的数学问题种类繁多,然而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列举出所有的问题并给出解法。学生不仅要会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还需要内化知识的由来,推理过程等,并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提升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呢?在笔者看来,元认知学习理论是个不错的选择。

2 .元认知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元认知学习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简而言之是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调控。在教学中,优秀的学生向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己在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开始学,学习之后对于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提升等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的调控;对于中等生而言,他们只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任务,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控。

元认知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对自身的思维方式及解题经过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元认知学习策略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制定学习计划;第二步是进行学习监控;第三步为调整策略。可以说,元认知学习策略就像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导航仪,及时进行思维调整,掌握合适的思考模式,同时通过对自我认知的调整,完成良性循环,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从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从元认知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对自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元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在审题能力、分析问题条件及目的、问题所涵盖知识点、解体的思路和方案的优化、结果的评价和题目的审思上优势明显,元认知水平相对普通的学生则恰恰相反。

3 .借助元认知学习理论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的数学学习

3.1 通过日常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元认知学习理论

首先,对于数学学习过程而言,掌握元认知方法即是掌握数学学习过程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控制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元认知方法的掌控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对元认知方法的认识,其次是对元认知方法的应用体验,最后是对元认知方法应用的监控。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要应用元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元认知,了解到元认知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原理,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做题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从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了解元认知、应用元认知。

3.2 借助元认知学习理论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解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他们数学学习的好坏,大部分学生在智力上差异不大,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学习解题”。每个学生的学习解题方式不同,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数学解题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调控。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首先在授课过程中对本课知识点的解读和学习方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在解题过程中要尝试引导学生理清题目的条件,并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加以分析,由此寻求解题的思路;再者是解题思维的发散,学会摒弃固守的解题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多向思考的优秀解题习惯。

3.3 借助元认知学习理论优化数学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的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信息并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元认知学习理论,高中的数学学习策略的优化可从对预习加以“监控”——“带着数学问题进课堂”入手。特别是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带着数学问题进课堂”非常有必要。如高一上关于对数概念的学习,如果学生没有提前对《对数与对数运算》加以预习,并对自己的预习加以“监控”,学生在学习对数这节课就会显得较为吃力,晦涩难懂。其次,数学学习策略的优化也应该进一步从对学习过程加以“监控”入手,应不断地问自己各种各樣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这些问题,带着探寻的态度进行课堂听讲,可以使自己提高学习兴趣,参与到老师的课堂中,通过多方面的思考,产生对知识点的共鸣。采用这样不断提问,不断总结,不断思考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

3.4 借助元认知学习理论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力

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力水平是影响高中数学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查,通过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得学生的自我认知力得到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对于新的知识点内容,我们要协助学生进行调节,主要调节内容为知识点的重难点及易错点进行指导;其次通过课后相应的测试使学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

4. 小结

根据元认知学习理论,不难发现,一个好的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一定是在主动学习的态度上优化自身的学习思维,不断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邓婷.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庞静.高中生元认知与数学思维品质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高中生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44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例谈高中生野外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被子植物双受精”一节为例
中学生物学(2016年8期)2016-01-18 09:08:24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6
浅议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