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楠
【摘要】体验式阅读倡导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知、欣赏、品味文学作品,调动起自己独特的多种感官,去读、去听、去看,把握直觉体验;与文本对话,与老师、与同学、与自己交流,挖掘体验;在课堂与文本的空白处想象思考,填补体验;有效拓展,整合阅读与写作,深化体验。本文着力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种体验策略,并将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记录与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主体;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问自己,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何而来?阅读兴趣源于什么?它应该来自于文本中那些优秀的灵魂、万千的命运在我面前的精彩演绎。我并未亲身经历,却可以体验过程的精彩,这就是阅读带来的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真正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阅读是一种体验,一种多感官、多方式、多层次的体验。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无现状
1.学生对教材缺乏兴趣,接受被动,低效。在课堂上,学生对阅读教材兴趣不大,被动接受,依赖教师的讲解,互动不积极,盲目地课上记、课后背。这样死记硬背的阅读训练,学生被动接受,低效。
2.学生对文本缺少体验,感悟较浅,无助。学生总是习惯性地关注作品的结构与手法、含义与思想,缺少与文本的对话体验,缺少对阅读内容进行感受、理解、联想、感悟,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教师过多预设课堂活动,烦琐辛苦,无奈。教师一上讲台就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毫无保留。实际上这是对学生的不放心,不信任,课堂容量大,学生参与机会和时间很少。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策略
体验阅读就是学生开动脑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知、欣赏品味,通过自己的体验,与文本对话,对陌生的文本进行解读、反观内省、内化,从而增加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的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醒记忆,激活体验
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唤醒沉睡于学生心灵中的各种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阅读的情境中。
1.语言描述情境
语文教学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来进行。课前的导语最能适时地运用语言的点拨,描述情境,导入激情。这种动情的语言描述会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阅读之初的想象,帮助学生搭建步入文本的桥梁。
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描述了幽僻的荷塘、淡淡的月色、缕缕的荷香、颤颤的荷波……。幽静情境的描述,纷乱时代的介绍,让学生在情境和背景中体验,有助于学生對文章内容与情感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
2.音乐展示情境
音乐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的艺术。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文本的动情点,恰当地运用音乐进行渲染,依赖声音的变化和活动,激起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播放了《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战争中的鼓角争鸣,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在慷慨悲壮的旋律中,学生体验着三国动荡的风起云涌,感受着周瑜的谈笑风生。
3.绘画再现情境
绘画是运用点、线、明暗、色彩等手段展现形象的一种艺术。通过画笔勾勒出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感受、体验文本的情境。
在教学《雨巷》时,我呈现了一张江南烟雨图。烟雨蒙蒙的雨巷中,一位姑娘撑着油纸伞,穿着丁香一样颜色的衣裳,幽幽地走进雨巷,留下浅浅的背影。图片激发了学生的想象,静静地沉思,很快进入了诗歌的意境,解读着那种细腻的忧愁。
4.多媒体显现情境
多媒体集合了声音、图像与文字,创设了直观而形象的情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它刺激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我播放了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中精致的面容衣着、优雅的言谈举止,使林黛玉的自尊、敏感、多疑的形象变得生动具体、立体直观。
(二)促成讨论,深化体验
体验阅读要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讨论的“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讨论的适宜层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由此,笔者认为,教师集中地问、与学生有效地论,是带动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平时教学中的几点积累。
1.细节处讨论,把握时机
可讨论的话题很多,有时候我们的切入点却可以很小。精彩常会是在不经意的细微处引爆火花。一个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象进行体验,产生顿悟,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项脊轩记》感情真挚自然,细节真实生动。在讲授该课时,笔者抓住“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细节,引导学生讨论并认识到这三个短句的镜头感,把分家后的混乱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进一步印证了家道衰败没落的现实,让人心生痛惜与怨恨。一个小小的看似平常的细微之处,一旦发现,可以“举一纲而万目张”。从平常中见神奇,从细微中见精彩。
2.关键句讨论,深入思考
教学中的讨论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训练要点及文章的精彩之处展开,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正是希望以此来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而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产生最好的阅读体验,就不能放过对文本中关键句的讨论。
在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其中有个句子正是理解小说思想的一句不能忽视的关键句:“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于是,我组织学生针对这句话的理解展开讨论。这件丢项链的事对女主人公来说究竟是成全了还是败坏了?结果学生们的讨论很激烈,想得很多,也很全面。
学生1: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她,让她过早地失去青春和美丽。本来她的生活说不上富裕,起码也不用受苦。
学生2:我觉得这件事成全了她。那个晚上成了她唯一的晚上,更显珍贵,那晚上成全了她,给了她一生中永远的美好回忆。美丽虽然短暂,起码曾经拥有过。
学生3:她体会到了穷人的生活,不再生活在幻想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也表现出了自己坚强的一面。从这方面来说,这事成全了她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生4:这件事使她有机会表现了她的勤劳和坚强,她的诚实和善良,她的纯洁和高尚,也许连她自己都要惊讶原来除了美丽和动人,她还有这么多的优点。
学生5:这件事讓她在十年艰辛中,逐渐体会到了丈夫的爱,从此他们将更深爱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是啊,原来丢一挂项链,引出了那么多的成全!这个小小的问题背后竟有那么多的思考余地,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3.有疑处讨论,启迪思维
对课文的解读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难点和疑点。解读文本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学习的终点。课堂上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更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对有疑处的讨论,是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雷雨》时,我留下了一个疑问:“有人说周朴园深爱着鲁侍萍的,你同意吗?”同学们开始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1:也许年轻时是有爱的,被家庭拆散后这种爱或许也还存在着,后来随着利益的冲突,感情渐渐淡漠了,只剩下了自私与冷酷。
学生2:开始就不是爱,只是公子哥的玩弄,后来的看似深情,只是为了树立自己在子女面前的专一颜面。
学生3:周朴园只是假想了一个自己深爱却不幸香消的女子,为自己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深情、忠贞的形象。这种爱很假!
学生4:两个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阶级之间的矛盾,所以没有真正的爱情。
通过人物关系的分析,学生之间甚至产生了一些对立的交锋,但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浓缩在周朴园身上的性格复杂性。
(三)挖掘空白,填补体验
文本中没有说出来的空白部分,那些弦外之音,有时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引导学生经过认真地体验思考,在作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处,生成作品新的观点,就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新的重要环节。解读言外之意的“生成空间”留的越大,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越有效。
例如在教《祝福》时,我问大家:“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她是怎么死的?是自然死亡还是意外死亡?是自杀,还是他杀?”
学生l:穷死的。短工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学生2:她反复地问,人死有无灵魂,地狱是否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而自杀的。
学生3:我认为凶手是鲁四老爷。祥林嫂丢了鲁家的脸,鲁四老爷就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插手。
学生4:我认为四婶是帮凶。四婶的冷酷呵斥,把祥林嫂的最后希望都给粉碎了。
学生5:封建礼教是杀死祥林嫂的最终杀手。祥林嫂自己摆脱不了封建迷信的束缚,注定死在“宿命论”中。
同学们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充了文本的空白,更加全面地解读了小说所要表现的封建制度对祥林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四)结合写作,表情达意,升华体验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语言和品味语言的过程,在有了理解和体验之后,笔者希望让学生把这种体验表述出来,让读、感、悟、思、辩在“写”中融会贯通,最终升华阅读体验。这里的“写”,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仿写等。
在《清兵卫与葫芦》的教学中,我问大家有什么兴趣爱好?对于大家的兴趣爱好,父母、老师有没有干涉过?他们的理由是什么?最终有没有守住自己的兴趣爱好?文章中清兵卫能否守住自己这个爱好?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将故事续写完整。
体验式阅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让外部刺激转变为内部感受,感同身受,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走向“真诚”“写自己的话”“写自己知道的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