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致千里

2019-06-11 08:36熊厚兰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合作活动

熊厚兰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路径。但现实中,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匮乏,特别是对于生源基础弱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养成自主、自觉阅读和终身阅读的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并结合校情,我们选择从微观活动的角度切入,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进行探究和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合作;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語文课程对于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课内学习,也需要课外阅读。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甚至于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蓝图,也可以预见“全民阅读”带来的全民利好。然而,在理想丰满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骨干——“中国人不爱读书”。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统计,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只有一成以上成年国民全年纸质图书阅读量在10本以上,且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我校是广州市第五生源组学校,学生语文素养不高,阅读兴趣低。据我校抽样调查,对《新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约占5%,阅读5本以下的约占70%,一本都没看完过的约占25%,而能有计划、有目的、主动记录或写作的名著阅读不足1%。

二、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他们去开展课外阅读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到:“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应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面对生源不佳的现状,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他们去开展课外阅读?

一方面,教师应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刘建军先生曾指出,“现代教师的职业定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现代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结构的发现者和多种知识综合处理的指导者。”《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明确目标,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对于语文素养薄弱的学生来说,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培养阅读习惯。对此,教师可发挥应有的指导管理与引领示范作用。学校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在教学上明确提出对阅读教学的管理要求。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好书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书目,并附上作者简介、推荐词等,指导学生简洁快速地了解阅读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外阅读;同时,学校鼓励老师阅读与写作,师生一起分享。如,有老师在读完柳宗元后写下《遥祭先邻柳侯》,在读完史铁生后写了《在乡下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走进文本,走近大师,与文本、大师对话,精彩无限,也虚幻无形。所以,只有教师在这地里走上几回,趟出一些路的样式来,跟在后面的学生才不会彷徨不知所往了,也就会迈开脚步,慢慢地走进名著的草地,仰望天空,摩挲大地,捕几只“蜂蝶”,甚至做两个“标本”,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另一方面,开展课外阅读,关键还得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做到有效 阅读。

其一,围绕课文进行拓展阅读。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以某一篇课文或某一个主题为基点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老师推荐胡适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合欢树》、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周国平的《用什么来报答母爱》、龙应台的《目送》、乌以强的《怀念母亲》等系列亲情文章给学生阅读,学生与名家对话,学生对父爱、母爱认识感悟便能得到强化与深化;同时也能把自己对父母朴素的爱融入名家优美的亲情文字的浪花中,升华自己的感情。

其二,强化阅读方法指导,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文体阅读法,教师编写整本书导读指引等。例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们着力引导学生与人物对话,以小说中主要人物为线,一个一个展开阅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感觉会容易些,同时,学生能集中、深刻地感受各个人物命运浮沉,走进故事人物的世界,与人物展开面对面、心与心的对话。为了强化阅读效果,教师还可以在前期进行导读指导,中期安排故事复述、阅读札记等,后期安排检测回顾等。

三、课外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方面全面发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只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坚持阅读,读有所获,“合作——生成”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合作,与群体分享,激荡共鸣,感悟探究。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说、演、写、赛”为主题的阅读系列活动。

“说”即演讲——“课前三分钟”。在演讲前,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文本话题;然后,学生进行定向阅读,摘录整合,自主思考,提炼观点,创作讲稿;最后,学生进行演讲展示,听众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演讲任务的驱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动力,广泛或深入阅读文本,产生个性体验;同时,为了完成好演讲任务,学生必定要提前进行写作准备,选材措辞,形成定稿;最后,学生演讲,听众进行评价互动,大家在交流中反思提升。

“演”即吟诵与表演。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的展演活动。例如,我们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表演,编演过《孔雀东南飞》《城南旧事》《苏格拉底》等剧作,特别是《孔雀东南飞》这幕课本剧,完全是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并在学校建校70周年的晚会上表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这些活动,文学素养匮乏的学生慢慢地懂得如何准确理解人物,如何掌握表演的形式与技巧,更好去吟诵、表演。这样,这些阳春白雪也渐渐给艺术贫血的学生以滋养和成长。

“写”就是写作。针对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情况,我们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简单的摘抄、仿写做起,从趣味性强的形式做起,如手抄报、文言传记仿写。例如,在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后,我们以“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孙中山与黄埔军校”“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等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展评活动。在阅读文言传记后,我们组织学生模仿写文言传记,如有一位同学就给自己写了一篇《燕知先生传》。在经过一定阅读积累后,我们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着写札记、随笔、小论文等。

“赛”即竞赛活动。自说自话往往会让人心生厌倦,孤独沉寂,尤其在学生对阅读不是满腔热情、爱慕不已的情况下,没有适当的竞争与激励,课外阅读自然难以长久维持下去。所以,我们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阅读竞赛活动。如近几年,我们辅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名著阅读竞赛、活动写作比赛等,获得了各种奖励近80人次等,成绩远超比我们生源质量高的学校。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学生与校外的同龄人展开对话,他们收获的不止奖项,更有阅读的兴趣与信心。更重要的是,这种兴趣与信心进一步支撑了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走得更远、更快。

四、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读书,则其功至伟。”在碎片化、浅阅读盛行的今天,中学生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为。合作阅读,生成阅读,点滴累积,共读共长,更好地做好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真正提高语文学科素养,为终身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琳.把握阅读“四性”,轻扣文学之门[J].文教资料,2012(5).

[2]杨丽娟.中学语文的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4).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附   注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合       作——生成式语文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201731128)成果。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合作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