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蕾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師生互动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情境创设的核心是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学由提问展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提问进行,提问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进行思考。当前我国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偏向于对知识点的检查,考验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非学生自身的思考,因此在课堂提问方面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文章就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课堂设问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视为其构建的过程,知识出现的背景以及其成因,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设置创设问题的相应情境。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一、在创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设置坡度策略
问题在提出到得到解答的整个过程在专业角度会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按阶段进行划分,对知识进行由易到难的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四个阶段,进行逐层提问,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这样的设问方式学生在接触时不会找不到着手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不是无法速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简单知识的引导对于难点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增加,这就是设问的坡度策略。
2.善于设置悬念
悬念通常会激发起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引起其进行深入思考有着重要影响,这令人“欲罢不能”的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拓展思考。学生会根据问题产生联想,想要知道这个情境为什么会产生,在这时教师要切入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学习效果能够符合教学预期。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设问模式
1.知识与理解水平的设问
对所学知识进行设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程度较低层次较浅的设问形式,这种设问模式通常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理解水平的设问侧重于辅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加深对其的理解记忆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描述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所接受知识的本质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此类设问也较为常见,重点依然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应用与分析水平的设问
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丰富自身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相较于前面所提到的知识水平设问与理解水平设问,应用水平的实际作用更为科学有效,但仍然属于低级设问方式。而高水平的设问指的是分析水平设问,考验学生的思维水平与问题分析能力,通常这种设问并没有设置标准答案,因此更加考验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在现有的教材与所学知识中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这类设问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少见。
3.综合与评价水平的设问
综合水平的设问亮点在于其答案较为多样,这也是其相区别于应用水平设问的关键所在。此类设问考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要进行解答必须将所学知识有效穿插结合,以此为基础创造性的构建出崭新的知识体系,用更为开阔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不同的答案。综合水平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提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多对其进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
评价水平的设问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判断能力,属于高级思维活动的一种。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展现学生的判断力与选择能力。高级认知水平的设问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更加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大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评价水平设问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所学知识的问题情境通常是学生较为有兴趣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设问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本能。调查研究发现,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课堂设问情境的创设对课堂教育而言影响深远,其在活跃课堂氛围与引起学生思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沣.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2):103-104.
[2]白淑岩.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高等数学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174-175.
[3]冯玉霞.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设问情境创设的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7(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