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转变引领高效学习

2019-04-19 12:14裴彩霞
新课程·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教材内容学案

裴彩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正日益受到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重视。只有教师的课堂设计行为发生真正的实质性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资源;学案;教材内容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普及,但是受传统思想及考试压力的影响,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过分突出了以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最为致命的局限在于:首先是对教学中人的忽视;其次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较为简单,带来的结果就是比较缺乏用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做出整体策划和综合设计的能力。这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

二、改进方向(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环节)

1.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渴望成功,如果在上课前学生就很明确自己的目标,那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重点就会突出。而要明确学生在学习时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此时就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学科课程领域的基本规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有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另外,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后,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目标,便于操作,利于实施。

案例:《水的组成》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水的组成。

在课程标准中,认识是对知识的中级要求,如果我告诉学生,这节课,你们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水的组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盲目,不知道什么才叫认识,那么整节课的重点: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就会被忽略,学生难以掌握实验的方法,探究的思路和技能也得不到培养,这样就背离了我这节课教学的初衷。如果我把学习目标改成这样:观察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并描述,根据现象,如何得出结论;根据探究水的组成实验,整理出物质组成探究时的一般思路;根据水和氧气的化学符号,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并举例。这样学生就明确知道具体要干什么。

2.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

可利用的和需要关注的资源:跨学科资源、教师资源,比如某某老师书法好、歌唱好,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特长,作为课程资源。学生资源,学生生活经验、个体知识、思维方式等都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学校资源,比如实验室、图书馆等也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网络资源,能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比如微课、学案、课前导读、材料分析、化学史实等。

案例:针对酸碱盐性质进行歌词改编。

在有关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类物质性质多,容易混淆,而考查时,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要求很高,很多学生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还是兴趣不够,挫败感很强导致的。于是,我把当时网络上很红的一首歌《一人饮酒醉》改编成歌词,把酸碱盐的有关知识编写进去,学生反而很感兴趣,在哼唱的过程中,就会记住很多的知识点,然后针对他们掌握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学生提升了自信。

学案是较常使用的一类教学资源,学案要体现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理解教材,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学案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比如在学案中可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同时在学案中可以让学生把本节课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梳理成网络,以此增强知识系统性。而在编制学案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关问题的设置: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吸收的知识,提出的问题是可直接评价的,也就是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就评价出他的掌握程度;对需要思考的、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难点突破;对有关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小结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个别问题背后的联系,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方法的能力。

案例:《酸的五彩斑斓世界》公开课。

在一次初中化学的教研活动中,一位化學老师的公开课让人难以忘怀。她讲的是常见的酸及酸的化学性质,其中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与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比如,刚开始,使用网络资源《化学版青花瓷》引出酸,一段学生熟悉的旋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她利用的学案是这样设计的:给出一段有关盐酸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回答:为什么浓盐酸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这个学案的设计符合现在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很自然地根据问题指出氯化氢和盐酸的不同。然后,用视频形式将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呈现:一定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天平称量质量并记录读数,一段时间后,再读天平的读数,进一步用实验验证浓盐酸的挥发性,同时又引出浓硫酸的吸水性。对指示剂的教学内容,她用自己动手制作指示剂的实验录制视频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用她的实验成品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填写学案。最后,再次利用《化学版青花瓷》的歌词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同时,还与学生的兴趣发生有效碰撞,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设计后进行反思,是以探究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也就是,在“工作情景”中,通过“对教学的探究”而进行的“教师自主”发展。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意味着思考、成长,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式,将课堂变高效。

参考文献:

[1]苏鸿.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7.

[2]杨永鹏.浅谈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J].新课程学习,2012.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教材内容学案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乡愁导学案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比例尺(一)”导学案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