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增雅
摘 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益性和公平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陕西省丹凤县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思考等。
关键词: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对策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随着国家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丹凤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丹凤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省、市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攻坚”为主战场,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县域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问题
通过对2017县域教育事业年报统计数据分析和对部分学校办学情况实地调研,主要存在: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
比照标准,一是全县中小学生均占地、生均建筑面积两项指标总体上基本达到了“均衡”省验标准,但仍然有16所小学、2所初中生均用地,12所小学、1所初中生均校舍未达到标准。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数量离规划基本相当,但容量不能满足校点调整的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少,安全隐患多。
(二)校点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农村学校校点多,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比如,全县六年级低于最低标准30人的学校有21所,最少的为12人;完全小学中一年级低于最低标准30人的学校多达26所,全县一年级低于10人以下学校多达49所,最少的仅有2人。二是县城学校资源不足,容量有限。城区教育资源紧缺,办学场地不足,人均各项指标不足,师生学习生活空间狭小,群众不满意,学校压力大。
(三)教学队伍数量、水平
一是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虽然丹凤县农村学校教师总量不差,但由于分布不均,导致部分教师课时负担过重,部分学科缺少专业教师。二是观念落后,提升乏术。三是教师教科研能力、水平较低,管理水平、教学效率差距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一)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财力方面的,也有体制和管理上的。作为欠发达的经济落后县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基本实现保障教师工资、保障学校日常运转的目标,但是涉及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中央、市财政转移支付数额有限,造成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相对不足。
(二)机制、评价等因素的助推性影响
一是评价标准将城乡教育发展导向不均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评价标准以升学率为核心。二是观念因素影响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多年的“精英教育”观念,扭曲了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和发展性教育的本质,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向城镇、重点学校倾斜。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依法落实“三个增长”。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单列义务教育经费,不挤占和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二是拓宽投资平台,丰富投资渠道。要争取加大中央、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海内外各界友好人士对农村贫困教育提供资助,对教育资助计入企业纳税金予以鼓励。
(二)调整校点布局,实现规模办学
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客观要求。要按照“减少点数、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
1.明晰调整思路
调整布局,既要看到眼前的“小班额”问题,还要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长走向。从统计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部分农村学生还将继续向城区转移,所以农村学校的“撂荒”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同时,建议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和寄宿制學校建设同步纳入考虑。
2.正视各种问题
调整的目的是改变目前农村学校点多量小的状况,实现规模发展的目标。但是调整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学生无法就近入学,需要到更远的中心校住读,这将考验接受学校的住宿容量;教师流动遇到的问题,村小或完小的教师多数就住在学校周围,如果学校撤并,他们的住宿将成为一个新问题。此外,学校撤并后资产的处置,也需要严格按照制定办法做好落实。
(三)稳定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
1.保安居
实施安居工程,可以减少教师的劳顿之苦,也便于住校学生的管理,还可以为教师的交流提供最起码的条件。
2.提待遇
调整教师绩效工资结构,与教师工资脱钩,直接按照学校规模、编制下拨一定数量资金用于绩效工资奖励,由单位分配。现有教师绩效工资对农村教师有体现,但幅度不大,实行山区生活补贴和津贴,对稳定山区教师队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还可增加法定假日路途差旅补助有关政策、休假奖励等。
综上所述,城乡差异核心在质量,原因关键在教师,促进均衡重点在投入。调整布局,创新干部教师城乡互动交流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搞好帮扶,均是促进城乡均衡、实现城乡一体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