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的有效探索

2018-12-22 10:01张学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模式

张学峰

[摘 要] 大学语文是实施人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人文精神的新时期大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结合学情,打造一个绿色、自由、和谐的人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个人文化的语文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育;人文化;教学模式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大学语文课程内含丰富的人文性知识,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独立自主的个体。即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陶冶情操,在充满人文精神的氛围熏陶中逐渐形成充满个性特点,并能够与社会、时代紧密融合的真实的自我。大学语文教学课堂要具有人文性,教学过程要实施人文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建人文性的语文学习环境

构建人文性的大学语文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在民主、真诚、开放、和谐的人文性环境中,才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情感的迸发,自由地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1.改变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程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教师应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角。所以,师生间应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促进的关系,彼此间应真诚对待、相互尊重、相互热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任何教学技能、规划设计和教学资源等都无法比拟的。

2.改变学习状态。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更重要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会学习。应调动学生的思考主动性,去辨析、探讨知识,认知、分析世界,终有所获。所以,应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展现内心世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意识,将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二、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及时转换角色,明确定位,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人文特色、和谐自由、平等尊重的学习环境,与学生一起参与探究,保持互动,共同体验生活百味,寻求人生真理。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使教学更具有教育价值。

大学语文实施人文化教学,是建立在语文教师人文性教学基础上的,教师将扮演人性化的教学角色,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无论什么课程教学,都需要教学理念作支撑,这对教学设计、手段、模式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样,开展人文化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大学语文教学建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基础上,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第一,语文教学要渗透“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互动交流;第二,转换、定位师生角色,明确教师是“教育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观点;第三,树立促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享受全面的、积极的语文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将语文教学打造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个性化的、生成性的互动过程,打破教材、教案的思想束缚,根据学情发展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共同发展,使学生能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收获丰富的课内外知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都是各具特色的,最终形成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个体,他们都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富有独特的生命特征,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扼杀生命存在的意义,因为世界之所以会如此多彩,正是由于有这些丰富的生命存在。高压式的教学只会增强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僵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厌学、逃避学习的现象发生,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语文课程目标强调教学要遵从学生的人性需求,将他们从独立的、简单的自然人转化成具有丰富色彩的社会人。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大学语文教学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基础上,充分体会每个学生所体现的丰富的生命特征,并指导学生认清自我、分析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张扬个性,使学生的发展更符合其自身特点,突出自身优势。所以,为更好实施人文性语文教学,教师应努力打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学情,设计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人文化发展,为学生撑起一片充满和谐、自由的、丰富多彩的天空。语文学科内容具有思想的主观性色彩,在语文教学时,常常会遇到面对同一问题、事件,出现不同见解的情况。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权威,另辟蹊径,摒弃简单的对与错的评价观。只要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思维观点,都应得到支持与鼓励,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达、参与的氛围。

四、构建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语文教育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是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摒弃原来的考核内容单一、侧重考查知识记忆的考核模式,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创造思维等全面的考核,使语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注重人文素养、创造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新的考核内容体系应体现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评价充满人文色彩。如,考试题目应缩减客观题目分值,以更能反映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能力的主观题为主。语文素养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都要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重视说的考核,即表达能力的考核。组织演讲比赛、问题讨论、角色模拟扮演等活动,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打分考核,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使语文考核更富有实用性、人文性、工具性,完善语文人文化教学。

其次,考试形式要多样。大学的语文考试与中学的要有所不同,大学语文考试形式可以更多样,更人文化。根据考试内容、对象、要求的不同,可采取闭卷、开卷、半闭卷半开卷、口试、笔试、课内考与课外考或撰写论文与答辩结合等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多种考试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进步,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把考试变成一种人文性的关怀。

2.評价机制应多元化、人文化。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一考定乾坤的考核心办法显然已经背离了教育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其局限性日益突显,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语文素养的考核不能通过一张简单的试卷进行量化,而应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发言情况、课外语文活动的参与情况、文章发表情况、写作比赛获奖、演讲比赛获奖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人文化的综合考核。这种综合性评价,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当然,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体现语文考核人文化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找出不足,找准方向,是尊重学生个性以及人文化教学的重要体现。

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结合学情,打造一个绿色、自由、和谐的人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2]王兴东.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3]阎为民.人文性的大学语文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