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与破解对策

2018-12-22 10:01王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毕业生对策

王芳

[摘 要] 近年来,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对口的中小学校等用人单位对其需求量却在减少,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加激烈,就业难度持续增大。要全面了解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教师应对音乐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对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加以科学剖析并寻求破解对策,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就业困境,开辟就业通道,实现就业梦想。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难题;对策

为破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当前国家正在深入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这一举措是提升广大高校毕业生教育获得感的重要体现。作为高师院校,赣南师范大学紧密结合音乐学院实际,多措并举,群策群力,正视就业现状,理性剖析原因,探索研究出一套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对策,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一、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普遍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一)就业理念未能与时俱进

1.就业意识不太强烈

一是追求稳定。虽然每年各地的“公职部门”招聘人数不多,但不少毕业生对这些“吃皇粮”的单位情有独钟,认为在公职单位就业,避免四处奔波,相对稳定。而一些私营企业,像教育培训机构、民间演艺团体,尽管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发展机会更多,却没有吸引力。二是期望过高。毕业生认为在艺术研究院等知识性强的岗位就业,能学有所用,发挥专长,既有脸面也有地位。三是依赖性强。不少毕业生存在“靠父母、靠亲戚、靠关系”的就业依赖思想,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就业机会。

2.千军万马争过就业“独木桥”

当前高师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看不上民营企业;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瞧不起农村中小学校……殊不知,待遇好的就业单位,往往需求量小、风险高。笔者在近几年“公职部门”考试报名中获悉,成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公职岗位”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他们宁愿选择去相对稳定、平淡无奇的“公职单位”就业,也不愿去充满竞争、人尽其才的民营企业工作。

(二)就业渠道相对窄小

高师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基层音乐教育师资,其性质就决定了毕业生就业面窄、需求量少,“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譬如赣南师范大学,办学近60年来,为赣州及其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教育人才。但近年来,该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滞销”,不太受中小学校的青睐。在该校2016年音乐专业毕业生中,对就业途径的了解调查显示,38.30%的学生是通过就业指导老师了解就业路径的,37.19%的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取就业门径的,24.51%的学生是经过朋友介绍获知就业信息的。可见,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尚未明确,就业信息知之甚少,就业渠道非常窄小。

(三)就业率逐年下滑

“大学毕业期间,就像无头苍蝇,四处碰壁,一职难求”,道尽了毕业生就业期间的艰难与辛酸。据调查,2015年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有61.06%的毕业生未就业,30.64%的学生已经就业,8.30%的学生不想马上就业。而2016年该校音乐学院还有66.33%的毕业生未就业,只有28.24%的毕业生已就业,5.43%的毕业生不想马上就业。可到了2017年,该校音乐学院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上升到69.26%,已就业的毕业生只有26.56%,依然还有4.18%的毕业生不想就业。从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否的数据可知,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递减。

二、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综合研判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近年来,笔者协同课题组成员先后深入赣县区、寻乌县、定南县等地的中小学调研,发现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就业方向不明确占20%;二是就业渠道不畅通占26%;三是地方就业政策限制毕业生报考占18%;四是缺乏就业指导占27%;五是不想去农村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占9%。加之毕业生就业方式是面向市场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势必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疑难课题”的出现,也充分暴露了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政策、人才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二)多种因素制约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1.中小学不太重视音乐教学

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对口的就業单位,主要就是中小学。而现行的中小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迫使广大中小学全力以赴提高统考学科的教学成绩,严重忽视素质教育,导致不少音乐专业毕业生“无人问津”。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检查,课程表上安排的音乐课,却被语文等“主课”挪用挤占,而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备更是寥寥无几,这就给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2.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从高校层面看,由于高师音乐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依然保留传统音乐学专业的特点,没有开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音乐课程;理论课程枯燥乏味,专业知识难以掌握;教学内容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纵向知识割裂及重复教学,技能训练没有“用武之地”等弊端。从教师层面看,由于音乐专业教学形式比较特殊,不少专业(如钢琴专业等)教师需要采用“一对一”、“一对二”、小组授课等形式,同时学生的音乐天赋、文化素养、艺术兴趣各有不同,专业课教师还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加之专业师资不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教学效果不佳。

3.学生修艺不精影响就业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高考中,文化成绩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进入大学后,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诸如和声学、管弦乐法、复调音乐、钢琴、合唱与合唱指挥、形体与舞蹈等等。加之由于大多学生文化课成绩却不太理想。另一方面专业好的学生往往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视野不太开阔,知识面相对较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专业素质下降,综合实力不强,难以适应新时代对音乐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毕业生这种“重专业轻文化”的结果,无形中成为他们就业面临的重重困难。

4.严重缺乏就业指导

一是就业指导内容不太实用。目前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大多为“就业政策、就业法规”的解读与宣讲,只是简单地分析就业形势,提供一些“双向选择”的机会,而无法提供用人单位具体的职位信息和岗位要求,缺乏就业流程的环节指导。二是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有些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就是举办两三场“就业指导专题讲座”,通过组织整个院系的毕业生集体聆听“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缺乏师生之間的互动交流,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三是就业指导教师不够专业。不少就业指导教师缺乏“指导”的专业知识,缺少就业指导经验,不善于根据毕业生的特长能力、个性特点来进行“专业指导”,与毕业生的“指导需求”相距甚远。

三、破解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紧密结合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实现当今人才交流市场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笔者认为,今后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贯彻“坚持师范性、突出专业性、加强基础性”的办学原则,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多层次、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拥有高超的音乐表演专业技巧的复合型表演人才及音乐管理工作者。为此,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实施。

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一是加大实践课程比例。高师音乐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诸如民族民间音乐演奏、钢琴即兴弹奏、舞蹈音乐欣赏等实践课程的比重。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驾驭音乐课堂的本领。二是灵活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高师音乐专业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必修课(约1000—1200学时,55—60学分)的设置应相互联系,逐层递进。选修课(约810学时45学分)应由专业方向特色课程组成的模块,实现学科交融和素质教育并行,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分工灵活设置“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模式。

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目前高师音乐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应熟悉音乐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创新—提升”的专业学习方式,学会独立思考和大胆实践,逐步激活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音乐学科平台的打造,深化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 “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不断完善音乐理论与实践运用“双向互动”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加快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循环进程,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外显为能力,尽快适应新时代音乐教师岗位的社会需求。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实践能力

1.搭建艺术实践平台

此举是满足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实践需求的突破口。以我们音乐学院为例,先后成立了大学生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合唱团和舞蹈团等艺术实践平台。这些艺术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作为音乐专业的实习教学基地,可经常性地在校内外开展各种演出活动,通过“基础训练—创作提高—综合模拟—演出实践”这一实践环节的反复演练,逐步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创新能力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2.拓展艺术实践活动形式

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全国和省(市)内外众多演出活动,进而拓展艺术实践活动。譬如: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组织各学生艺术团,参加了第十九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演出、中央赴赣“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演出、深圳客家原创景音画演出“大万世居”、第三届全国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奖颁奖晚会、全省大学生五四文艺晚会、赣州市历届春晚等活动,展示了该院师生的风采,并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三)强化音乐专业学生就业指导

1.树立就业教育新理念

高师院校和音乐学院要把开展就业教育作为中心工作,引导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牢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具备“敢于竞争,勇于就业,即便失败,从头再来”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引领学生广泛了解就业动态的具体内容,掌握就业竞争的技巧技能。提醒学生在深入社会见习实习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学习,深度历练,不断提升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接轨社会的就业能力。

2.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

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应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并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如,对大一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引领他们尽快了解所学专业、职业范围和就业方向,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对将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合理定位。对大二学生应讲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引导他们努力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养。对大三学生应指导学生理性研判自己的优劣,理性选择选修课程。对大四学生应引领他们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切实掌握求职技巧。

3.创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

当前,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就业信息就相对闭塞。为此,人社部门、劳动就业等相关部门应搭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并延伸至各省、市、县和各高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让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能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和获取准确的就业信息,有利于毕业生尽快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慧,张晓理.高师音乐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李嵬.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策略[J].艺术教育,2013,(12).

[3]关进礼.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社科纵横,2010,25 (1):169-172

[4] 尚广海,瞿浩,沈道晴.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毕业生对策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诊错因 知对策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