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精神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应用

2018-12-22 10:01朱毅陈世润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

朱毅 陈世润

[摘 要] 中国精神教育最广泛的影响就是扩大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有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中学思政教育中构建中国精神教育体系是培育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中国精神;中学;思政教育;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兴国、强国的主要后备力量。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精神教育,是利用客观存在的中国发展史教育、激励和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学生精神教育的盛宴。开发利用中国精神的教育价值并构建其合理、完整及科学的思政教育体系,是中学思政教育的内在需求,是中学思政教育在内容和途径上的拓展和创新,既必要又可行,现实意义重大。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尽管中学思政教育在国家的重点关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仍产生了诸多困境。我们将从思政教育本体构成的四大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来逐一分析当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

(一)中学思政教育者群体过于局限

一般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要由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承担,其他科目老师参与思政教育活动较少或较为被动,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的“重知识,轻德育”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者群体的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会直接影响中学思政教育活动的全面展开。各科教师能否主动积极参与思政教育与教师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密切关联,很多教师自身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认识,缺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缺乏自我的精神教育,自然不能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不能本能且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同时给予学生思政教育的滋养。

(二)中学生典型性思想道德问题突出

虽然新时期的中学生从总体上看思想更独立、性格更乐观、民主法治意识更强烈,但因年龄和涉世经历的不足,仍普遍存在典型性的思想道德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知行不合一。绝大部分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很强,能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友善,但在实践过程中因受外界负面因素的影响,仍出现了随地吐痰、刻划课桌、语言不文明、舞弊撒谎等不良现象。2.利己主义意识强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人们对个人价值及个人利益的看法产生偏差,中学生以个人为中心的意识因而愈发强烈,时而出现享乐主义的苗头,时而出现对校规校纪的无视,奋斗精神不足、责任意识薄弱。

(三)中学思政教育内容及方式略陈旧

中学思政教育主要由政治课来实现,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政治性强,内容偏理论,与中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关联较少,偏枯燥、不够生动;教育方式多以说教灌输式为主,形式单一。加之受应试教育考评体系的影响,有大比例数量的中学生对不是主课的政治课存在偏见,认为只要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即可,没有真正理解政治课程及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课程及思政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说来,很多中学的思政教育体系不够科学,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环节没有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统一,亟待完善更新。

(四)中学思政教育不利环境多变复杂

世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除经济领域有所涉及之外,意识形态领域也受到极大冲击。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化无疑使得网络成为西方外来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利工具。然而,网络带给中学生的新鲜感却隐藏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学生对于隐藏在网络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认知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的过程中,崇尚经济利益为先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樂主义等现象不断涌现,它们都成为中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拦路虎”。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就中学生思政教育的总体环境而言,不仅复杂而且多变,虽不可控却可防。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普遍存在,要突破教育的瓶颈,就必须开发利用新鲜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突破口,同时关联教育者、教育环节及教育环境等来构建相应的教育体系。中学思政教育只有在与时俱进中才能充分实现其教育价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育人过程中思想引领的作用。

二、中国精神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 中国精神培育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国家梦想和个人梦想的必然选择。助推中学生实现梦想是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积极倡导和实施中国精神教育是破解中学思政教育困境的创新途径。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们内涵丰富,不仅具有传承性和先进性,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

(一)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价值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尽管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分分合合,如今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有爱、相依相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之中,是五十六个民族紧密相连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素,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沉情感,融入血液,它是凝聚中国的精神力量。中国发展史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爱国奋斗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古代呈现的主题多为对抗外侵,在近代的主题主要为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在当代的主题为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生命力顽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西方势力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西方落后的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相对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在渗透中对部分中学生价值意识形成产生不良效应。《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中国精神教育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帮助中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意识,通过对国家历史和国情的认识,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知;通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提升,加深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强化爱国主义意识;通过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外化爱国主义行为。中国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爱国主义的支撑,它是基础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友爱、为祖国奉献等等都应该是中学思政教育中必须倡导和推崇的正确价值取向。在利益选择面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身为国家一员的中学生也理应做到如此。

(二)文化认同精神教育价值

中国精神的构建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特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思想根源。中国精神教育最广泛的影响就是扩大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中国精神的弘扬、培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创造性发展一脉相承、互为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3] 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精神教育的重要目的,追本溯源,就是加强中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被动性接受转化为自觉性继承。互联网世界的到来使中学生文化认同的过程异常复杂,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和冲突不断,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信仰危机。中国精神教育所蕴含的文化认同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學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学生的三观处于尚未定型的阶段,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中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抵御西方消费享乐等文化渗透、明辨西方文化霸权;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其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中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和接班人,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的熏陶不仅仅局限在品德精神范畴,它还引导中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所需求的有用之人;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其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即个人价值的真正实现必须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中学生高度认同祖国和民族,让中学生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明白每一个个体的荣誉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

(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价值

改革创新精神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不朽动力,它始终助力人类社会迈向文明和进步。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改革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为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应具备的革故鼎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文化。中华文明正是凭借吐故纳新的开放胸怀,在继承本国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世界文明的养分、不断更新变革,才能够在文明史上创造出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如果固步自封,不勇于开拓进取,中华文明的繁荣将昙花一现并最终走向衰败。近代史上的丧权辱国给予我们沉痛的教训,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绝对不可能带来稳定,带来的只能是退步和落后。改革创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记特征,从而延伸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等都应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变相发展,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应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中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样离开不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扑捉。”中国精神教育所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学生通过教育,能够意识到个人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能够理解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能够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内化为激励自我成长的精神理念;能够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外化为具体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学业上,以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为前提,学会举一反三、用创新思维拓展知识视野,在生活上,学会积极观察思考、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智慧探究生活真知。

(四)自强不息精神教育价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语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周易》,本义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4]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曾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民族危难关头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号召和激励着华夏儿女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积极进取,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作为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自强不息精神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斗进取、敢为担当的优秀文化基因。我们在关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可以找到反映人与自然、人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励志故事,诸如“盘古开天地”、“愚公移山”等;在古代,也涌现出了“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等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实例故事;在近代,有为救亡图存的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在当代,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自强不息精神的内容延伸。不可否认的是,自强不息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史,并仍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是精神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学生多为家中“掌上宝”,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事事代劳使得很多学生受挫应对能力差、缺乏自强自立的奋斗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中学思政教育中大力推崇中国精神教育、深入开发和利用其富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教育价值,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刻不容缓。从国家层面来看,通过自强不息精神教育,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利于中学生在客观了解国家历史和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从个人层面来看,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融入有利于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中学生只有拥有勇于拼搏、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积极乐观的独立精神,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个人梦想和个人价值,从而走向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正确的、具体的价值导向、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分为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来阐释。就公民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上述中国精神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完全契合。因此,在中学开展中国精神教育是培育和践行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首先,中国精神教育是中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中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必须要有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精神的力量。中国精神教育里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中学生的个人奋斗与民族奋斗、国家奋斗进行有机结合;蕴含的文化认同精神提升了中学生对个人价值和国家价值实现过程统一性的认识;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将中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拉近了中学生的个人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的距离。其次,中国精神教育是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中国精神源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体现中国精神的人、事、物,因其形象鲜活、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等特点,对人民群众更具亲和力和可触性,更容易得到认同、学习、模仿和传播。”[6] 在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精神的具体实践体现特别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教育可为中学生提供强大的榜样力量,如此一来,教育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更多的是鲜活生动的实践引发学生内心共鸣,从而真正将内化后的精神力量外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简言之,中国精神教育在中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是基于中国精神富含的教育价值、教育影响、教育作用而实现的。

三、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中学生成长过程周期长、涉及面广。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全面展开,应该根据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做出全方位的调整和部署。学校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它具备其他途径所没有的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因而更具备构建思政教育体系的客观条件。把中国精神融入中学思政教育之中,必须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个主要途径,并力争在其中构建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一套科学教育体系来加以配套,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精神在中学生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价值。思政教育体系的建构如同分析思政教育困境一样,需要从教育本体构成的四个方面展开,如图1所示:

[思政教育介体][中学思政教育过程][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中学生][思政教育环境] [图1 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中学思政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中学思政教育者]

(一)加强中国精神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中学实施中国精神教育的目标是中学生能够将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格并最终将其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整个教育过程离不开学校思政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首先,必须提升中学思政教育者的综合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等,才能确保教育的政治方向和专业方向不偏不倚。具体来看,中学思政教育者本身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护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及“中国梦”是否认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家历史及国情是否熟知、对中国精神的构成体系是否掌握,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精神教育的实效性,所以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系列活动,从知识讲座、优秀教师评比等帮助教师提升相关知识能力、通过爱岗敬业的实际表现为学生以身示范实践中国精神。其次,必须拓展中国精神教育者群体、整合教师人力资源,才能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中学思政教育的常态是政治课老师和班主任挑大梁,其他教育工作者参与度不高、思政教育意识淡薄。各中学在组织各科教师参与专业学科培训和行政人员参与业务学习中都必须加大中国精神学习的比例,让传道者先学习、先消化,再通过多学科课堂和校内生活的点点滴滴传递中国精神的正能量。

(二)明确中国精神教育的学生认知特点

在学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是受教者,弄清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是助推思政教育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生和高中生因年龄不同而在身心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中学开展中国精神教育應该是在明确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教育,它要求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同时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在各阶段的成长。首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表现在对知识的接受感性大于理性、知识性大于理论性,所以初中的中国精神教育应该侧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国历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情等的了解和掌握,重点通过历史教学、文言文品读、书法作品赏析等多形式展开,力求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高中生的认知特点表现在理性认知思维愈加活跃、善于思考发掘事物本质,所以高中的中国精神教育应该侧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精神内涵的深入了解,重点通过对马列原著、国家领袖文集选读、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等形式展开,力求做到精神的真正内化吸收。简言之,中学六年的中国精神教育应该在循序渐进中力争将学生小学时对个体、家庭和学校的关注视野放大到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三)创新中国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

思政教育介体是连接思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因素,是教育主体对教育

客体实施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教育介体能否创新对思政教育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精神如同万千思政教育资源一样,除共性特征之外必有自己的内容特色。中学中国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根据教育资源的特色、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更新教育方法和模式,从整体上做到点线面的统一。首先,形成多学科联动的课程内容体系。中学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作为中国精神教育的课程载体,在这些课程中通过专题、内容链接延伸等形式加大教育内容比例,同时各有侧重地调整教育内容,最终达到重点突出、层层击破。其次,变“讲学”为“导学”,进行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转换。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现当代教育,老师的教育定位已转向为“引导”。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证调研式教学法、逻辑思辨教学等多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教育内容的设定而进行有效穿插。再次,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体,开发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新媒体激起的学生热情和兴趣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除课堂的基本教学之外,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制定个性化教育服务,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拓展学生课外的学习渠道。

(四)打造中国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主要构成。“只有融入开放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才更具有生命力与战斗力。”[7] 在中学开展中国精神教育,必须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国精神学习的良好环境氛围为前提条件。校园内应该拓展中国精神教育的平台、增开教育窗口。首先,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可以通过修建校园宣传栏定期分专栏介绍中国精神的内容,特别是践行中国精神的人物典型事迹;可以通过图书馆资料扩充设立中国精神文献收藏以供师生随时查阅。其次,组织开展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在国家重要历史纪念日通过学校社团开展合唱、演讲、征文、话剧、诗词、书画比赛、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文艺汇演、缅怀先烈等纪念活动,加大中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使教育更生动化、具体化。再次,开发利用校园优质媒体资源。与上世纪的中学生不同,当代中学生对媒体极其敏感,除传统校园广播、校刊外,校园网络平台可以为中国精神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途径,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手段的应用可以使中学思政教育更生活化、更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8]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凝练而成的精神财富、先进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中国精神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国而奋斗、为己而进取。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优质资源,中国精神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丰富。在中学思政教育中构建中国精神教育体系是培养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它对破解中学思政教育困境和探索中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39-40.

[3]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4]百度百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EB/OL].[2018-08-06].https://baike.baidu.com/item/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23.

[6]张兴国,阚玉双.弘扬中国精神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7(3).

[7]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0.

责任编辑 蓝光喜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