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8-11-28 16:31田淑华
名师在线 2018年33期
关键词:顶点层级分层

田淑华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 221000 )

引 言

由于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所处家庭环境都不同,加之受传统大班化、课程课时、课堂时间等限制以及高中数学知识本身的乏味性,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导致出现了优等生“吃不饱”,而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高中数学中探索尝试分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分层教学就是在同一班级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按照优等、中等和低等三个层级,有针对性地、差异化地进行教学,以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进步[2]。分层教学的核心强调教师的“教”应不断适应学生的“学”,让后进生不落伍,尖子生冒出来,从而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一)根据差异,划分层次

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分层教学划分的基础,教师应通过征询学生意见、沟通交流、个体交谈、从其他学科教师获取资源等方式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课业完成、知识水平掌握等情况,然后划分相应层次。在具体实践中,首先,教师应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然后,综合考虑每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再进行个别调整。在每个学期期中和期末时,对落后退步的学生,教师应帮助其理性分析原因,并加以提醒和给予更多关注;对进步较为明显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褒奖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例如,笔者综合学生各种因素后,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扎实、对新知识掌握程度较好、在班级中处于优等生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对知识点不能够完全掌握,但上进心较强,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划分为B层;将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欠佳、基础知识薄弱、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划分为C层。同时,在分层的基础上,按照每组均有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要求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要求组内相互协作、相互探讨以实现“兵教兵”的目的。

(二)分析教材,要求分层

为了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检测评估模式。其中,A层学生主要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B层学生应在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维有效解答问题;C层学生应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在短期内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以《三角函数概念》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领悟);第二,能够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效仿);第三,能够相互转化任意角和三角函数(发散);第四,应用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弦、正切定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拓展)。

对A层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应为以上全部;对B层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应为以上前三项;对C层学生而言,教学目标应为以上前两项。

(三)面向全体,分层提问

课堂分层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分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整体的提高[3]。在教学内容具体分配上,教师应以基础知识为先,适当地降低起点,分散教学难点,多给予C层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演示的机会;然后,再照顾层级更高学生的学习要求,适度拔高,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尝试。如交点式、顶点式和一般式是解答二次函数常用的方式,由于顶点式和一般式涉及三个未知数,而顶点式只需顶点坐标和另一个坐标即可。因此,笔者在随堂讲解时,为了激发C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先选择顶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问题”这个知识点时,为了将知识点充分展现在不同层级学生面前,笔者根据学生分层提出了如下相应层级的问题。

对C层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判断x+y-2=0与点A(1,1)、B(1,-1)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思考将直线x+y-2=0变为x+y>2或者x+y<2在图像中如何表示。

对B层学生而言,要求其猜测x+y>2和x+y<2表示的平面区域。

对A层学生而言,为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要求其探究出当A>0时,Ax+By+C>0表示Ax+By+C=0的右半平面,当B>0时,Ax+By+C>0表示Ax+By+C=0的上半平面,并总结出“直线定界,原点或A(1,1)定域”的记忆口诀。

(四)因人而异,练习分层

为了提高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课本例题和习题进行精心挑选,编选好阶梯性题目,确保分练效果。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对于A层的学生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解答,对于B层的学生采用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问题,如果C层的学生也能够圆满解答该应用题,则在题目结束之后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从A、B层学生的解答中获得更多解题启示。

(五)内外兼顾,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的分层和分层练习是一致的,为了防止学生之间出现相互抄袭的现象,应在A、B层学生完成基础作业之后给其相应安排一部分提高题,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质;对C层学生应以巩固学过的知识为主,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后,笔者设置了如下分层作业。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①y=x2;②y=8x(要求C层学生回答);

(六)课堂小结,评价分层

以本节课程所学知识为出发点,鼓励C层学生优先总结,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进步,充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邀请B层学生补充,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最后邀请A层学生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分层教学模式下的C层学生感到自卑和A层学生滋生傲慢心理,消除“我是差生”“我是优秀生”的心理活动,在具体分层中应以“隐性”的方式实施,并在日常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考察和评估,随时调整层级的划分,划分时应该以学生是否获得进步为分层的判断标准。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式“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而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顶点层级分层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图形的认识”复习专题
删繁就简三秋树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