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也逐渐提上了日程,对学生的要求也从成绩优异逐渐过渡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于国家提倡的为中小学生减负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在初中阶段私自增加大量的学习内容,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对于一些科目的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甚至是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本身就比较杂乱繁多,这在无形之中就加深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鼓励小组合作;结合生活教学;开展自由讨论
由于一些学校私自给学生增加学习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同时,又因为生物这门学科有着众多的难点,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对于学生来讲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这就导致有的学生不愿意学习生物,认为生物这一学科过于乏味无趣。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生物教师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努力改变学生对于生物这一学科的态度,只有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更要多注意语言文字的运用,努力的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变的风趣幽默,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鼓励小组合作
生物的学习不像历史那样有着众多的英雄事迹加一支撑,同时,也不像政治那样具有非常强烈的记忆点,因为生物这门学科涉及到很多实验的知识点,比较复杂烦琐,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学生生物成绩的高低来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较为差的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年龄相仿,彼此之间也没有沟通的差异,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思维,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彼此的学习,也增加了班集体的和谐。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为了保持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可以提前安排好分组名单,然后各个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当讲授到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时,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友谊赛,赢的小组可以向输的小组提一个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问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2结合生活教学
生物这门学科不仅与大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就给教师教授这门学科带来了很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复习了学到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学习生活两不误。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生活化教学也需要保证较高的课堂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难度系数较高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空气质量这个关键词是学生都能理解的,不少学生还知道雾霾是怎么形成的,这对于教师来说,教授这一章节的内容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教師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去切身体验一下不同环境下的质量,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空气质量与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如果生活在好的空气质量下,身体组织就不会容易得病,反之则相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多多观察生活在不同空气质量下的人群,然后让学生提交一份简单的报告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3开展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是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开展自由讨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自由讨论不仅适用于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两两一组在课后讨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以及如何在实际的问题中运用知识解答。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空气质量与健康”这一章节的内容,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自由讨论两分钟,好的空气质量对人体有什么影响么?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合人体的生存,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复习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这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因此自由讨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分辨相似知识点的不同之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网。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需要从自身多下功夫,还要了解学生的问题,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同时,对于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上课的时候多对这种类型的学生进行提问,避免其走神,在考试过后,还要为其分析失误的原因,只要耐心对待,学生才能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才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以提高成绩,学生对学习生物兴趣的提高,有利于以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