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中元
[关键词]扫视与比照;时距;已然与未然;事序与事类
[摘要]“然后”和“后来”都是表示后时意义的连贯句标记。“然后”体现的是扫视性的动态连续关系,“后来”体现的是静态式时间比照;“然后”具有短时义,“后来”具有长时义;“然后”可表示已然和未然事件,“后来”只能表示“已然”事件;“然后”连接非先序事件,“后来”只连接后序事件。
[中图分类号]H146;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3-0055-06
1.引言
“然后”是连词,表示一件事情接着前一事情发生,“后来”是时间名词,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或事件之后的时间。但是两者都可作为连贯句标记,连接连续性事件中的后时事件,表示后时关系。因此,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例如:
(1)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后喝完最后一杯干红,发现头有些昏昏沉沉。后来(然后)就随斐亚伟上了一辆出租车。
(2)玛丽来中国留学过两年,后来(然后)就去当了翻译了。
但是,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语义差别,有时不能互换。例如:
(3)他要求党政军三个方面整理出专题材料后,征求地方院校的历史教授和专家的意见,然后(*后来)由他亲自向党中央作出报告。
(4)据报道,一九七五年,苏联卖给东欧五国的石油价格平均上涨百分之八十五,后来(*然后)又逐年递增百分之二十左右。
目前,对“然后”和“后来”有关的研究主要有:邢福义(2001:207-216)从语表形式和表达作用两个方面说明了“然后”的语法和语用特征。在语表形式上,“然后”用于后分句前头,常有“又、就、才”等副詞与之结合使用;表达作用上,“然后”可用于动作都已实现的已然性句式和动作都未实现的未然性句式。李晋霞(2015:34-38)把“然后”所表达的时间连贯分为自然连贯和顺序连贯。自然连贯是指若干个行为在时间上的自然而然的先后关系,顺序连贯是指若干行为所具有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具有人为的步骤性。廖秋忠(1986)把先后时间连接成分分为以前时间连接成分和以后时间连接成分,并指出“然后”和“后来”都属于以后时间连接成分;朴珍玉(2014)比较了“然后”和“后来”的句法语义特点,说明了两者在语义上的一些异同。在相同方面,两者都表示某一时间之后,不同的是:“然后”更加强调序列性,而“后来”主要指过去的某一时间之后,一般来说,时间间隔长、时间独立性强。同时,朴珍玉(2015)也从“然后”和“后来”的语义演变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区别,并对两者的话语组织功能、话语标记功能、信息推进功能和信息互动功能、延续临近话题功能以及补充说明会追加找回功能等进行了比较。相关的研究反映了“然后”和“后来”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某些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然后”和“后来”的句法和语义进行了比较,比较好地揭示了两者的句法语义的共性和差异。但是,从已有的研究看,我们认为,“然后”和“后来”在表达连贯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特征及其句法体现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此,我们从比照与扫视、长时与短时、已然与未然以及事序与事类等角度进一步揭示“然后”与“后来”的语义和语法特征差异。本文所用的语料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文中不再标明出处。部分例子为自拟。
2.“然后”和“后来”的语义比较
2.1扫视与比照
连贯句是基于事件时间顺序关系而形成的语言表达式,因此,连贯句结构项的语言线性排列与时间流向顺序构成平行关系。在这一点上,由“然后”和“后来”连接的连贯句结构项都遵循着相同的时间顺序关系。但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表达并不是直接表现或对应于现实世界,而是有一个中间的认知机构层次将语言表达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或者说,语言结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后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的投射(沈家煊,2006:30-52)。因此,对连贯句而言,尽管连贯句结构的排列和事件现实时间顺序具有一致关系,但不同的连贯句却体现了人们对具有时间顺序关系的连续事件的观察和认知特征。而作为连贯句标记的“然后”和“后来”,则体现了人们对连续事件观察视点不同的认知特征及其语言表述形式。具体地说,“后来”表达的是一个后时时间段,后附于后的连贯项所表达的事件包含在“后来”的时间范围之内,该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其他时间形成相互比照关系,或者说,在由“后来”参与连接的先后事件中,人们采用的是比照观察视点方式,将两个或几个事件根据时间发生的前后关系分割为两个(或多个)部分,给人打开的是两个(或多个)以时间为基点的比照性的静态式视窗。而“然后”是时间关联成分,其功能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时间接续关系的事件连接起来,给人展现的是一个具有时间连续性的动态性影像,是序列时间成分(廖秋忠,1986)。两者的时间视点关系可以表示为:
比较:
(5)他小的时候生活在香港(A),后来到了美国(B),现在在台湾(C)。
(6)根据研究发现,一般遵循以下的发展规律:先口头数(A),然后点物数(B),最后说出计数的结果(C)。
例(5)中,“小时候A”“后来B”“现在C”的几个事件也具有时间序列关系,但其主要表达的是三个时间段中的事件比照关系,即叙述的是“小时候”“后来”和“现在”三个不同时间段中所发生的事件,这三个事件在时间上构成前后比照关系,从观察视点上,是一种静态式的时间比照方式。例(6)表达的是由“先A→然后B→最后C”连接成的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几个事件,具有扫视性的动态连续关系。“然后”在表达接续事件关系时,主要是以连接具体的动作行为为主,和其他句子一起,呈现的是连续性的具有明显时序征的动作行为。基于“然后”和“后来”对前后事件的观察视点的不同,它们在句法上也表现一些特征差异。
2.1.1“后来”是以静态式的时间比照方式作为观察视点的,各事件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和模块性,体现在句法上表现为句子换位。而“然后”连接的事件之间是动态式扫视关系,有严格的位序关系,句法上不能换位。例如:
(7)原来我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一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不知道。*→然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不知道。
(8)后来他说明了这件事的经过,开始没有说明。→开始没有说明,后来他说明了这件事的经过。*→然后他说明了这件事的经过,开始没有说明
2.1.2“然后”强调的是事件之间扫视性的动态时间关系,时间顺序义是其表现的显赫语义;“后来”是将几个具有时间连续关系的事件进行比照,各事件之间是以时间线索关联起来,但是依据时间线索关联的各事件之间还可能存在其他不同的语义关系。因此,以“后来”连接的句子之间除了具有时间义之外,还可能有其他意义。例如:
(9)但经过春秋戰国时期的会盟、战伐、兼并等,发生了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融合,因而后来史书上看不到各族人民往来时要求有翻译的记载。
(10)德性问题是操之在我,所以他讲德性问题的时候重简易。因此后来陆象山讲简易是有道理的。
(11)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决定正式宣布汉以土德王。即使如此,后来仍有意见分歧。
(12)御史台派出去考察地方行政的,也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长官。可是后来渐渐变成地方首长了。
上面各例中,虽然前后的事件之间由“后来”标示了时间关系,但各句子之间凸显的是以时间线索为背景下的其他因果、转折、假设等逻辑意义。这些关系通过关联词“因而、即使如此、因此、可是”等连接。
2.2长距和短距
连续的事件之中,事件与事件之间具有时间的时距差异。有的事件和另一事件时距较小,事件关系紧连,而有的事件和另一事件时距较大,事件关系松散。紧连的事件一般具有较短的时间间隙和较强的逻辑关联,而松散的事件则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隙和较弱的逻辑关联度。李晋霞(2015)认为“然后”所连接的先后事件在时距上可长可短。不过,“然后”连接的事件之间的时距长短是一种相对关系。和连贯标记“接着”比较,“然后”的时距为较长,而和“后来”比较时,两者的差别是:“然后”常连接表达时距较小、事件紧连的句子,而“后来”一般连接表达时距较大、事件松散的句子。时距的长短反映的是语言对事件表达的一种需要和选择。如在连续事件A、B、C之间,如果A和C之间的B可以缺失,则A、C之间的事件比较松散,不太紧连,时距就比较长。如果B和A或者C之间关系紧密,B不可缺失,则它们之间的时距就比较短。例如:
(13)a:如北京前门区有一户居民,最初是家里人和邻居凑起来打麻将牌玩,每次每人买几角钱的糖果代替筹码(A),[B]后来就改成直接赌钱(C),每次输赢的钱数也从一元,增至二元、三元……
b:贾二杆杖等人拥戴邻村人叫赵二疯子的为皇帝,抗击清兵(A)。[B]后来失败,赵二疯子等被杀(C)。
(14)a:男招待上下打量了他和麦迪一番(A),然后将他们领进后边的办公室里(B)。
b:你站在第一个(A),然后开始一个握手活动(B)。你与后面的朋友逐一握手,然后领到你的那盘冰淇淋和蛋糕。
(15)a:我进去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支铅笔,正在各个城市之间划线,然后(后来)又用橡皮涂掉,把它们改成直线。
b:CBA我学会了所有东西,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必须阻挡对手投篮,然后得分,再后来,当大家开始双人盯防我的时候,我学会了怎样利用队友的掩护投篮得分。
例(13)当中,由“后来”连接的前(A)后(C)事件之间,存在着其他事件B(我们表示为[B]),但在叙述中,B不需要表达出来,因而A和c之间没有时间上的紧密关联,时距比较长。此时不能用“然后”。例(14)中,A和B属于关系密切的连续事件,中间没有其他事件的插入,在时间上形成紧密相连的关系,时距短,不能换成“后来”。例(15)中的a可用“然后”或者“后来”,但在语义上明显地不同,用“然后”表示“划线”和“涂掉”两个动作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没有插入其他动作和事件,时距很短,而用“后来”的话,则表示“划线”和“涂掉”两个动作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动作,其间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时距比较长。例(15)的b前后分别使用“然后”和“后来”,则较好地反映了两者之间的时距语义差异。“然后”和“后来”在时距语义上的差别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然后”和“后来”所连接的前后句子的停顿关系。“后来”前面可以有较长的停顿,而“然后”一般则不能。例如:
(16)不同胡适作为自由派学者的人望,更以诗句相赠。后来,他也应邀出任驻美大使。
(17)世界上的一切文字,在造字之初,几乎都是以象形为始。后来不少文字选择了拼音方向。
例(16)和(17)的前后事件之间时距比较长,中间用句号表示,这时不能换成“然后”。
2.2.2表示程式性的连续事件之间,由于这些事件是按照程序过程顺次出现的,中间没有动作事件缺失,时间关系比较紧密,时距较短,此时不能用“后来”连接。下面例中的“然后”都不能换成“后来”。
(18)用一切带有个人色彩的标记,记录并整理出词语之间的关系结构,然后是列出写作提纲和词汇表,继而进入作文起草,再不断修改、整理。
(19)控制流指令输入到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加工,生成课件,然后按照指定方式播放。
(20)学习者通过查找案例库,从中找出对分析解决问题有用的案例,然后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鉴别分析,在必要时可通过案例分析课件来学习。
2.2.3“然后”和“后来”与其他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连用时有不同。比较:
(21)在一些史学论文或著作中,只要一引上一些经典著作的词句,然后就有人据此摘录剪裁几条史料,便算是史学研究了。
(22)那时候有一个山坡的台子,对面是一个山峰,正好一轮满月升起来,然后一下就把你孤独地推在台上。
(23)最初是对创作题材的要求,大致相当于“重点片”的意思,后来提高到创作指导思想的层面,有更广泛的含义。
(24)那时中国的海军是很有希望的。后来李鸿章误听人言,辞退英国海军的军官而聘请德国陆军骑兵的军官来作顾问。
“然后”表示时距短,因此与其同用的关联词也常是表示短时义的副词、动量词等。如例(21)的“就”、例(22)的“一下”。“后来”表示时距长,因此经常与表示时间意义上跨度较大的关联词同用,如例(23)的“最初”、例(24)的“那时”。
2.3已然与未然
已然和未然是指话语表述时的事件时间状态。在连贯句的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表述中,已然是指連续的事件已经发生,各事件动作都已实现,未然是指连续的事件还没有发生,事件动作都尚未实现。在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表达中,“然后”和“后来”体现出不同的适应性。邢福义(2001)指出了“然后”可以用于已然性和未然性两种句式中。例如:
(25)我们在电话里又说了一会儿别的话,然后把电话挂了。(已然事件)
(26)下班前,你把老金送到我家门口,然后,就请你自便。(未然事件)
和“然后”比较,“后来”只能用于已然事件中。造成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后来”是叙述者在时间维度上向后总体式的观察结果,表示的事件是已经发生过的,“然后”是对连续事件的扫描式观察,由“然后”连接的事件可以是观察者对已然事件的描述,也可以是对未然事件的描述。如图2所示。
由于“后来”不能用于未然事件,因此,表达建议、命令、计划、设想、条件等具有未然性语义特征的连贯句式中,就不能用“后来”,只能用“然后”。例如:
(27)他要求党政军三个方面整理出专题材料后,征求地方院校的历史教授和专家的意见,然后(*后来)由他亲自向党中央作出报告。(用于建议)
(28)他设想,由学者组成的科学院将负责编制各种计划,然后(*后来)送实业家委员会审查,最后交银行执行。(用于设想)
(29)你先把车修好,然后(*后来)再到办公室找我。(用于命令)
(30)人们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吃、喝、穿、住,然后(*后来)才能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宗教等活动。(用于条件)
2.4事序与事类
事序指在具有连续性时间关系的各事件中,某事件在该时间序列中所处的位置。事序可分为先序事件和非先序事件。先序事件是指构成连贯的系列事件中最先发生的起点事件,非先序事件指除先序事件之外的其他事件,包括连贯的系列事件中处于终点的后序事件及除先序事件和后序事件之外的其他时间序列上的事件。在事序表达中,“然后”和“后来”都可以用于连接非先序事件。但比较两者,“后来”基本上都是表示终点性的后序事件,而“然后”除此外,还常用于表达其他非先序事件。例如:
(31)在20家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汽车公司。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
(32)汽车渐渐驶进箭楼,进了瓮城,然后进了西直门。
(33)首先,他开始发觉一份由家族企业主控的刊物出了问题,然后千方百计地设法谋求占有,最后开出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价钱一举将它收购。
(34)他从腰间拔出匕首,在树上削了二十多枝木箭,装入兜中。然后施展跳跃轻功,由这棵树到那棵树,不一会儿,来到树林边上。
例(31)和(32)的“然后”都是连接后序事件,“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和“进了西直门”都是连贯的系列事件中的后序事件。例(33)和(34)的“然后”都是连接非先序事件。“千方百计地设法谋求占有”和“施展跳跃轻功,由这棵树到那棵树”既不是连贯的系列事件中的先序事件,也不是后序事件。有些句式中,搭配使用的连贯标记词语位序可以表示出“然后”的非先序和非后序关系。如例(33)的“首先-然后-最后)。有时连用的“然后”同时表示非先序事件和后序事件,但实际上这是对后序事件的强调。例如:
(35)首先,要有想像力,但是这种想像力必须是现实的和可操作的。然后,你必须抢占先机,迅速行动。你必须要有成本意识,然后出售、出售、不断出售!出售是商业的血脉。
(36)在登机前往奥克兰之前,李小龙亲吻了一下伤心的莲达,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会回来的。”然后就离开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后来”表时间连贯义的解释是“次序靠近末尾的位置(跟‘前、先相对)”。这说明“后来”在事件位序表达上一般都是表示后序事件。例如:
(37)当时她很害怕,心想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后来她碰到一棵小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了。
(38)我们先是谈天说地,聊了许多别的东西。后来,把话题转到女儿想学的专业上来。
“后来”表示后序事件时,一般都有“先”“原来”及其他时间词语和它对应,如例(38)中的“先”和“后来”构成先序和后序对照时间关系。
有时连用“后来”也可表示后序事件和非先序事件。这也是对后序事件的强调。例如:
(39)那我原来学数学的,后来就学统计,后来就学市场调查,后来又去学传播学的一些东西,我觉得真的是老要去学。
事类是对事件的分类。具有连续性时间关系的事件,由于事件和事件之间还存在着各种除时间连续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特征,因而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类别关系。表事件连续关系的关联标记,除了表达连续时间意义外,还具有一定的事件分类功能,即表达事类关系。在“后来”和“然后”中,由于“后来”大多是两事比照,因而前后两个事件的事类关系比较明确。而“然后”在这方面就比较复杂。比较:
(40)褚英说完,从草地上一个鱼跃,起来了,然后噗嗵一声跪在地上,连续给师傅叩头。
(41)大臣们一边上书给未登基的天子朱由校,一边来催大学士方从哲,然后一齐去慈庆宫。
(42)他先让费扬古带领精兵二百人,从后山突入城里,纵火为号,然后前面展开正面攻城。
(43)“塞”就是闭塞,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堵住气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冲出,发出声音。
例中,从时间关系看,“褚英说完一从草地上一个鱼跃,起来了-噗嗵一声跪在地上一连续给师傅叩头”、“大臣们一边上书给未登基的天子朱由校,一边来催大学士方从哲一一齐去慈庆宫”、“他先让费扬古带领精兵二百人一从后山突入城里一纵火为号一前面展开正面攻城”、“‘塞就是闭塞,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一堵住气流的通路一突然打开一让气流冲出一发出声音”构成的是平行性时间序列关系,但是,“然后”的运用却给这系列事件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一是构成表达者认知上的时间层次关系。如例(40):
[褚英说完,从草地上一个鱼跃,起来了]→[噗嗵一声跪在地上,连续给师傅叩头]→层
[褚英说完]→[从草地上一个鱼跃,起来了]→[噗嗵一聲跪在地上]→[连续给师傅叩头]二层
另一方面,“然后”也从事理等关系上给系列事件分了类。如例(40)的“起来”和“跪”,例(41)前段时间是表示“去慈庆宫”前准备动作,后段时间是表示“去”的动作,并且“一边……一边……”标志同类事件关系。例(42)前段事件是表示在“后山”的动作行为,后段事件是表示“前面”的动作行为。例(43)前段事件是表示“堵住气流”前的动作行为,后段事件是表示“气流冲出”的动作行为。
3.结语
“然后”和“后来”是语言运用中最常见的连贯标记,两者在表示后时语义上存在共性,但又在其他语义上体现出语义差异。本文在已有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扫视与比照、长距和短距、已然和未然、事序和事类等角度对两者进行了语义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两者的语义特征:
然后:[+动态]、[+短距]、[±已然]、[+非先序]
后来:[+静态]、[+长距]、[+已然]、[+后序]
对“然后”和“后来”特征差异的认识,可以使两者能得到更好地运用,特别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 匡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