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这么多“然后”

2016-10-17 15:44华璋同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然后民族语言口头禅

华璋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然后”一词突然变得时髦走俏起来,一时间简直成了人们舌尖上最活跃的“跳跳糖”。不同场合、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一张嘴就是“然后、然后”,似乎没有它,语言就无法顺利地表达下去。有人统计过,一位小有名气的歌星,在大奖赛短短的获奖感言中,连说了17个“然后”,简直让观众们忍俊不禁。

大家都知道,“然后”是承接连词,一般用于某一行动或情况陈述完毕之后,准备陈述接着发生的行动或情况的时候。它常在前后两个分句或段落之间,与“先”“开始”等词相呼应,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可你这里一件事、甚至一句话都还没有说出个眉目,怎么可以随便接二连三地“然后”起来呢?

说话乱带“口头禅”本是一种毛病,可时下却被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当作一种时髦。说来这也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热了一阵子“学生腔”——“那么、那么”。那时“白话”初兴,许多学生经常到街头演说,慷慨陈词的同时,偶尔也故作深沉,爱用几个“那么”来显示讲话的雅气和风度。到了五六十年代,逐渐流行一种“干部腔”——“我说”。未曾张口,先加“我说”,以彰显权威和身份,事事以“我”为主的强势地位溢于言表。六七十年代又兴起一阵“队长腔”——“这个、那个”。农村许多生产队长和大队书记,文化程度不高,词汇贫乏,一时想不起下文,说话老是卡壳,便以“嗯、这个、那个”之类来缓冲一下。

据说,从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仍长盛不衰的口头禅“然后”,源自港台演艺人的大批“登陆”:他们因为对普通话不熟,用“然后”来掩饰大喘气。许多人却以为这是一种“海派”“洋味”,像崇拜“牛仔裤”一样,争相效仿起来。其实,所有这些不伦不类的语言习惯,给纯洁优美的民族语言掺进许多杂质,久而久之,会像时疫一样,污染神州大地的语言生态。

为规范语言表达,保证顺畅交流,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倡议有识之士尤其是公众人物,带头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严格控制形形色色的口头禅。

(作者单位:新沂市诗文学会)

猜你喜欢
然后民族语言口头禅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等一会儿
妈妈的口头禅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整合
外国学生叙述体语篇中“然后”一词的偏误分析
爸爸的口头禅
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探究
妈妈的口头禅
论新中国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的社会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