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

2018-05-16 06:29施志兵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能力方法

施志兵

[摘 要] 近年来的中考数学对应用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问题的开发尤其关注,数学阅读题也因此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看成自己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阅读;阅读能力;方法

以数学思维为基础与纽带并采取数学的方法、观念对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进行认知、理解和汲取正是本文所指的数学阅读. 学生数学学习中所运用的阅读、理解、语言叙述、自学以及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是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各个方面. 广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应有的重视.

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题对学生的抽象概括、建模、判断决策等各方面能力来讲可以说是一种考查.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阅读基本与数学无关.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解题中会重视求问的内容却忽视已知条件,也有很多学生在接触数学阅读类的题目时产生一定的抵触或畏难情绪,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学生缺少数学阅读的习惯. 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1. 充分利用数学教材

对数学概念以及定理等仅持背诵、记忆的态度是比较片面和狭隘的. 教师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手脑并用的阅读并将之与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使得学生在真正的阅读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 培养数学阅读兴趣

学生面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更具主动性. 学生独立读题、解题时往往错误不断,但教师读题时又大多都能理解题意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比较低下或者匮乏.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并让学生放开思想的束缚进行自主阅读,使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有意义的培养.

多看、多想、多交流、多归纳的习惯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数学阅读与解题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

培养阅读方法

数学方面的阅读需要精准而细致的理解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支撑. 感知和认读文字与数学符号等元素、同化和顺应新概念、记忆阅读材料等诸多内容都包含在数学阅读的完整心理活动过程之中,因此,数学这门独特学科的阅读尤其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1. 反复仔细阅读新的定义与定理

教师在学生的仔细反复阅读中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新定义与新定理所涵盖意义的具体分析方法,面对公式、法则等内容的阅读则应做到思路分明、步骤清晰.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条件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推敲:①未知数有两个;②未知数次数为1.

2. 指导学生读写结合

教师在比较重要或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记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同时学生在数学阅读时还应养成与同伴合作讨论难以理解的概念的习惯. 一些推理或证明的过程在教材编写中往往是省略的,教师此时应该指导学生在省略处进行批注. 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应用题的分析中运用示意图或列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养成数学阅读应有的意识和习惯.

?摇?摇3. 掌握分层阅读方法

全面把握文字的同时将阅读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分层,并逐一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这里所指的分层阅读. 例如:小华、小伟在田径场跑步,跑道一圈为400 m. 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时小华能够在200 s后追上小伟,背向而行时两人会在40 s后相遇. 他们跑步的速度分别为多少?笔者在这样一道列方程组解决问题的习题中要求学生对题意仔细阅读并分清情况后进行列式,学生在各种情况的分析中很快找出了等量关系并列出了方程.

4. 增强建模意识

将日常生活的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并因此将问题内容清晰而简洁地表达出来是数学阅读应该达成的境界. 简单来说,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首先应该对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能够顺利建立模型,这是尤为关键的.

如规模为60个房间的某宾馆房间单价为200元/天时,则每天客满,客服经理尝试各房间每天在单价上都增加10元,但每加价一次就会随之空出一个房间. 宾馆在每个有旅客住宿的房间每天会花费20元. 若每个房间的每次加价幅度是x元,每个房间应定单价为多少时才能使宾馆盈利最多?最多是多少?

笔者将学生解决此题的情况做了统计,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中有50名学生解题出现了错误,两个班级共有学生80名. 解题出现错误的50名学生中虽有20名学生解法运用是恰当的,但过程还是错了,其余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上根本没有联想到函数方法. 笔者又对采取函数最值问题来解题的学生展开调查:“你怎么想到函数最值问题的?哪些文字给了你灵感?”有35名学生认为题中最后的一句话使自己将问题与函数最值问题进行了关联.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应用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时,对文字或数学语言描述的“敏感度”往往是学生解题时必须具备的. 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探讨的“建模意识”实际上正是这种对文字或数学语言描述的“敏感度”. 比如看到“大于”“不低于”“超过”这些关键词时立马就应该联想到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看到“选择哪种方案”等字眼时应该立即联想到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在本题中是否可以运用;看到“等于”“恰好”等字眼时应该立即联想到可否列方程来解决问题;看到“最大、最小、最多、最少”等字眼时应该立马联想到函数关系的建立对于本题解决是否有效等等.

关注学习之外的收获

1. 培养自信心

成功的基础是自信心. 很多学生在遇到数学阅读题时不管题目的难度如何都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实际上,这是缺少解题自信心的表现. 学生面对文字较多的题目就将之视为难题的心理其实是不正确的,但是这种不正确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导致学生在读题时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并直接影响行为. 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会比较低下并因此无法做出正确、快速的应激反应,对题目进行深度加工、对知识与能力模块的储备进行调动更是空谈,对问题的处理往往表现为被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造机会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表扬、鼓励学生的行为并因此使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教师在学生读题找不到思路时应鼓励学生不轻易放弃,使得学生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思想引领下继续发起挑战,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建立起学习的自信,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重要的.

2. 积累学习经验

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积累,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各种语言的理解与互译.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包含了文字、符号、图形、图表等大量的内容. 虽然数学阅读题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十分贴近,但甚少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还是比较缺乏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与城市学生相比更小. 银行利率、汇率、股票、打的起步价等各个领域的名词术语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本身就不甚了了,理解題意与解决问题也就更难实现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步树立起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与习惯.

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日益得到彰显,不过,朝夕之间并不能达成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只有在阅读习惯以及生活经验积累到相当程度以后,再加上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实现.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机会进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日益提高的同时适应新课改的步伐.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阅读能力方法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可能是方法不对
“数”山有路“读”为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