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摘要:积极语言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由于个体的差异,他们在心理或生理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和障碍,给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为教师,要帮助这些特殊儿童脱“困”,用关爱的语气、赞许的目光、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接纳的态度等方式,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改变自我,改变学生,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积极语言;特殊学生;习惯养成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扬和赏识,学生也是如此。小学低年级是学习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低年级的特殊学生来说,表扬和赏识就像小树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教师要在学生习惯养成阶段播种阳光,浇灌雨露。
一、案例描述
小磊,男,9岁,现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易招惹同学,和同学关系比较紧张;在教室、楼道内从来就是抬脚就跑,经常追跑打闹,动不动就与同学发生肢体接触,不听劝告,有几次将本班和其他班同学打伤;课堂上不守纪律,自控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很短,需要老师多次提醒,方才有所改正;求知欲低,经常躺着、剪纸、玩东西等,不能正常听讲;几乎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上学期需要家长陪读,平时和期末各科测试成绩很低,学习成绩不理想。总之,在各个方面不如人所愿,所以小磊经常被父母暴打。
二、筛查评估
针对小磊的日常表现,我对其进行筛查评估,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多动倾向,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筛查以《Conners氏教师用量表》(教师填写)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填写)为主,辅以家长访谈与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在品行、多动、活动、社交、学校等方面的表现,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
(一)《Conners氏教师用量表》结果及分析(教师填写)
该量表由教师根据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填写,主要测量学生是否存在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问题,以及多动指数。按照各因子项目统计数据后,得出均值X与标准差SD,将其与常模进行比较。按照统计规定,若学生某一因子得分(X+2SD)大于常模(X+2SD),则说明该学生在该行为领域存在问题,反之则正常。
下表为《Conner氏教师用量表》因子常模及学生得分。
由上表可得,在因子I品行问题中,学生得分3.23>1.82,且超过常模较多,说明学生很可能礼貌性较差,好与人争斗,与他人合作性差,对批评过分敏感,容易生气或发脾气,不容易承认错误。
在因子Ⅱ多动中,学生得分3.69>2.26,且超过常模较多,表明学生有明显多动行为。
在因子Ⅲ不注意-被动中,学生得分2.91>2.31,说明学生可能主动性较差,缺乏主见,学习过程中没有毅力,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因子Ⅳ多动指数中,学生得分3.26>1.97,且超过常模较多,表明该学生有明显多动行为。
(二)《儿童行为量表(CBCL)》结果及分析(家长填写)
该量表由家长填写,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项目,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第二部分包括七大类(I参加体育运动情况、Ⅱ课余爱好、Ⅲ参加集体(组织)情况、Ⅳ课余职业或劳动、Ⅴ交友情况、Ⅵ与家人及其他儿童相处情况、Ⅶ在校学习情况),主要测量学生的社会能力;第三部分(Ⅷ)包括113条,测量学生是否存在行为问题。对各部分结果的统计及分析如下。
1.社会能力
第二部分(社会能力)可分为三因子:活动情况(包括第I、Ⅱ、Ⅳ项)、社交情况(包括第Ⅲ、Ⅴ、Ⅵ项)、学校情况(第Ⅶ项),将其所包含条目得分相加可得该因子分数。社会能力的得分越高越好。但根据常模,绝大多数学生的分数处于第2百分位和第69百分位之间。低于第2百分位者被认为可能异常(例如活动情况低于3分)。将学生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分析:现阶段的社会能力发展稳定,属正常。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得分处于正常范围,说明在社交情况中表现良好。
2.行为问题
第三部分(Ⅷ)共113项,主要测量两方面内容:
(1)测量学生是否存在行为问题。
(2)测量学生存在何种行为问题。
现将因子分正常值范围与学生得分列表如下:
分析:现阶段总体上行为正常,发展较稳定。除交往不良、多动之外,其它行为因子得分均属正常,个别行为建议家长稍加引导即可。
(三)综合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该生社會能力发展较稳定,但在学校存在交往不良及多动倾向等行为问题,建议教育干预侧重于情绪及行为干预,使学生能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建议教师和家长关注、教育并适时引导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
与此同时,医院也给出了最终的诊断结果:2017年12月,该生被确诊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属于重度障碍。
三、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评估报告和医院诊断结果,我首先改变了自己过于急躁、批评过多等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运用积极语言技术,感受其在教育中的魅力。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尝试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平和的语气鼓励学生。渐渐地,我发现,在陪伴小磊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长,收获了教育的幸福。
(一)运用积极语言技术改变自我
1.对学生的期待和信念变得积极
积极语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怎样的,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期望,就会使学生的品行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面对小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初,我曾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分析他的个性特征,采取了很多措施,却收效甚微。当我接触到积极语言HAPPY模式之后,我对小磊的期待发生了变化——我发现,小磊的小脑袋聪明着呢!我对小磊的信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会好起来的,他会努力的,他也是愿意进步的!因此,在这个情境中,我对学生抱有积极的解释和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会努力正向强化学生的行为。
2.与学生交流的语言变得积极
在对小磊教育和引导时,我常用的几句话从最常用、常用、比较常用排序后如下所示:
①你能坐好,跟大家一起看书吗?
②小磊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大家一起加油啊!
③楼道可不是赛场,你是知道应该怎么走的。
④今天,小磊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家给点儿掌声吧!
⑤你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响亮,看得出你很努力。
⑥别泄气,再试试!
⑦你回答得很好,看来你已经入门了。
⑧尊重同学,你也会得到同学的尊重!
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点中,我还积极尝试围绕积极语言七字诀“方原作过表态新”展开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正向语言引导学生行为积极改变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磊,我决定帮助他从自觉遵守纪律作为突破口。
1.课堂纪律:明确标准,达成共识
首先,我对小磊提出明确要求,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能和同学们一起看书。上课时,我抓住他听讲的一两分钟,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每当他回答上来一个问题、写好一个字,我都会及时肯定他。例如:“今天,你能和同学一起看书,进步不小啊!”“你的字写得很工整,我看了特别舒服。”“这节课你做小动作时,我提醒了你4次,下节课能不能减少1次呢?”从那以后,小磊的课堂纪律明显进步,学习上也有积极主动性了,尤其是课上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学习,语文考试成绩由原来的3分提高到11分,数学也有了一些进步。
2.课间纪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针对小磊出门抬脚就跑的不良习惯,我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一次,下课铃声刚刚想起,我就发现,小磊箭一般地冲出教室。这时,隔壁班的一个男生正好出门,小磊在飞跑中一不小心绊在同学的脚上,重重地摔在地上,膝盖擦破了皮,渗出鲜血。我急忙走过去,把他扶到办公室,一边安慰他,一边联系保健老师为他清理伤口。按照常理,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番批评教育。而积极语言happy模式是根据预想的积极品质特征,教师用积极语言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引导,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因此,我对于“给小磊提要求”避而不谈,而是引导“让小磊给自己提要求”。平静一会儿后,我心疼地问:“你的腿是不是好疼啊?”小磊点点头。“如果妈妈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流泪的,你说是吗?”也许是情到深处自然浓,小磊哭了,哭得好伤心。我轻轻地给孩子擦去眼泪,低声问道:“你看看能不能想个好办法,不让妈妈担心、伤心呢?”这时,小磊似乎感到自己在楼道里快跑是错误的行为,于是主动说:“以后,我不在楼道里快跑了,我一定能做到。”就这样,我和小磊做了一个美丽的约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在楼道里快跑的行为逐渐减少,我还推荐他担当本班纪律委员的小助手,帮助他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通过积极正向的提示和他自己的努力,小磊基本能自觉遵守楼内纪律,有时看到同学在楼内跑,他还主动提醒呢。
四、实施效果
(一)密切了同伴关系
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的就是同伴,我充分利用同伴关系,建立互助小组,让自愿结伴的小林、小宇两个同学帮助他,委托同伴在课上、课下适时提醒小磊。当他课上走神儿、做小动作、趴在课桌睡觉、躺在地上时……身边同伴都会悄悄提醒他。两个小伙伴不断影响着小磊,跟他一起学习玩耍、表演小品、做数学题等。慢慢地,小磊与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有时还主动帮助同学擦黑板、修改错字、收作业本等。随着小磊在学习和纪律上的进步,一部分同学也愿意和他交往了。
(二)密切了亲子关系
为了巩固前面的成果,我利用家长会,与小磊的妈妈和爸爸深谈,把小磊的进步如实表扬一番。面对进步如此之大的儿子,妈妈紧紧地拉住孩子的手,搂着他。小磊对于妈妈的这一举动,很是感动,笑着向妈妈保证说:“我会努力学习的!一定!”此后,我还利用作业拍照、微信留言、制作美篇等形式发给小磊的父母。小磊的父母开心极了,暴打小磊的行为也逐漸减少。小磊也愿意和父母一起了。
(三)密切了师生关系
课下,小磊总是乐此不疲地帮我做事,例如帮助我报书本、拿教具等。每周四上音乐课前,他都要顺便到办公室看看我,并自豪地说:“我只要看您一眼就行了。”每次,我进入教室想找同学帮忙的时候,刚一开口点名,他就举手大声说:“老师!我!我!”其他的男同学也是这样,从他们的眼神和动作中,我看到同学们很喜欢我,愿意帮我做事,这功劳都归功于积极语言对我的引领和帮助。
每个学生都希望被老师关注,被老师表扬,乖巧学生如此,特殊学生更如此。积极语言是一剂良药,它帮助学生建立友善、智慧、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有时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眼神,都能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所以,教师要耐下心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期待和预想,用一种促进孩子“想做起来”的语言方式,抓住教师期待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平衡点,整合融洽、和谐的说话过程,这样才能收获到好行为、好习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教师积极语言语再课堂中的运用》(陈虹著)
[2]《给教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陈虹主编)
[3]《孩子,我想这样对你说》(主编 于万永 李月芝 王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