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模型作文的运用

2018-03-27 01:49潘辉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作文教学

潘辉

【摘 要】模型作文就是把抽象的作文知识简化为若干具体的模型,从个例中概括出作文模式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些模式去独立写作文,从模仿到创作,循序渐进,使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模型公式;价值和意义;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5-0091-02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些教师常常使用模型作文。所谓模型作文,就是把抽象的作文知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模型,在特殊中概括出某一种作文的“模型公式”,并借助这一公式去独立学习作文。这样,使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模仿到创作,循序渐进,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模型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应如何进行操作?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模型作文的价值和意义

模型作文在教学指导和学习中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示范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应用。

1. 直观性

把模型引进学生作文教学中来,是基于数理化学科的公式模式,就是把抽象作文知识模式化,使学生在学习作文时摸得着,看得见,给学生以直观感。例如记叙文结构模式:顺叙型:起因—— 经过—— 结局;倒叙型:结局——起因——经过——结尾。这样,把抽象的作文知识化无形为有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作文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2. 示范性

模型作文是精选的,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就像画家学绘画一样,达·芬奇画蛋,郑板桥画竹子,都是从模仿实物开始的。模型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实物”,学生可以通过模型作文的学习,掌握作文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进行独立创作。

3. 适应性

初学作文者能力较低,认为作文神秘,进而产生畏难心理。模型作文通过分解剖析,化抽象為具体,化难为易,可使学生看得明白,悟得透彻,有效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

4. 实效性

模型作文教学路线是由直观的视角(范本)到示范的映像(公式),由知识(写作的基本常识)到能力(技能技巧),既能使中、差生在短时间内写出合格型作文,也能使学优生在合格型作文的基础上,写出创新型的作文来。因此,模型作文具有入门快、省时间等特点。

二、模型作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范例性原则

模型作文教学中的模型,是具有示范作用的范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有利于提炼公式,使学生有样可学,有法可遵,从而渐得要领,逐步入门,学会作文。

2. 整体性原则

任何一篇模型作文都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一篇模型文就像一个“模特”站在学生面前,有骨有筋,有血有肉,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综合鉴赏,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零打碎敲的弊端,并沿着整体——部分——整体的路线学习作文。

三、模型作文的教学程序

模型作文教学的程序基本遵循“三课型、三课时、三步骤”。总体做法可见下表:

第一步:学模型,导公式。学模型,导公式的课型属于指导课,是教师利用课前选择的模型作文,实施范例教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总结出该范例的成文模式并形成“公式”,为学生建立“文体”结构的思维框架。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模型文的写法进行模型解说,启发引导学生认识模型文的写法,从中总结出体现某一类文章共同写法规律的模式。为了达到掌握模型,突破重点的目的,可进行单项训练,如列提纲、写开头、写结尾等。

第二步:用模型,用公式。用模型、用公式的课型属于写作课,是运用第一步所学模型,进行尝试性应用,从而对形成的“公式”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在用模型、用公式这节课中,要规定学生在限制时间内应用模式进行课内作文,学生作文时,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

第三步:评模型,会公式。评模型是依据模型的样板,让学生进行比照,找出优点和缺点,从而达到会用公式和创造性用公式的目的,讲评后,教师还要布置练笔文题,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四、运用模型作文时应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作文与新课标的关系。模型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与新课标的要求同步,并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二是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作文与学生的关系。选择模型、提炼公式,要采取教材内外结合的方法,充分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使写作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是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入门与创新的关系。模型作文教学在教学中选择了一些模型文,也提炼了一些公式,为学生入门提供了捷径,但固定的模式往往会束缚一些作文优秀生的手脚。因此,既要注重入门,又要鼓励创新,使作文于无法中求得法,得法之后变作无。

四是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结构模型与单项模型的关系。在模型作文教学中,既要结合模型文总体特征提炼公式,为学生作文搭起结构骨架,也要注意单项模型训练,如语言模型、开头模型、结尾模型等单项模型的教学。这样,既达到了骨架坚实的目的,也达到了肌肉丰满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模型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组织材料作文了,能倾其生活积累用笔反映生活了。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作文旨在解决学生作文写法问题,指导学生怎样写作文,但如果没有素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取材的源头活水,只有热爱生活,勤于积累,生活的源头活水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教师在用模型作文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累能力,这样才能写出更多反映现代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创新佳作!

(编辑:赵 悦)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作文教学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