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全面重視加强引导在教学环节当中的重要性。文章对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小学数学教育开展“有效引导”的策略,重点强调了自然设置场景、加强语言概括以及巧妙利用错误等策略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旨在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数学教学;场景设置;课堂主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并且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普遍使用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良好掌握。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对引导性教学方式的研究。
1.自然设置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设置场景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掌握。自然设置场景通常用于教学课堂的引入环节,在设置与教学知识有关场景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并引导学生带着对知识的疑问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对知识渴望的状态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应用设置场景这一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场景的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知识讲解时,将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教具,并提问学生在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三角形的物品,这时学生将踊跃回答,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场景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2.加强语言概括提炼总结提升
国家新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精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逻辑,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的连接,形成知识线,而不是零散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要概括,对知识点系统地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的建立。引导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问题的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知识的过渡。比如,教师在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程度,利用知识的引申、质疑等手段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问题。采用问题式的引导,不仅能够向更深层次进行挖掘,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小学数学中的“质量单位”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体重,或者一块橡皮的重量,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引申,比如询问学生,那么一杯水的重量呢?进而锻炼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框架的建立过程。
3.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强化教学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教师不能够一味地纠正,错误理解有时候也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展开一次教学。学生会产生错误性的理解,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反应,如果一味地否定学生,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让学生对正确的理解造成阻碍。如果教师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错误是有其内在的价值的,加强对错误的关注,也就能够抓住错误本身的教育价值,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的过程,是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更是学生丰富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因错利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当中应用“有效引导”的策略,可以全面提升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同时还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工作需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环节当中的主体,教师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
[1]陈志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3(25):146.
[2]方远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