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摘 要: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其方法有:制造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新课;述一个与探究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往往会使课堂妙趣横生,出奇制胜;要注意引导的实效,要尽可能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
关键词:有效引导;简短;新颖;适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58-01
“凤头猪肚豹尾”原用于写文章,大体意思为:文章开头要像凤凰的头,精彩亮丽;中间要像猪肚,充实丰富;结尾要像豹尾,响亮有力。其实这个比喻用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上也恰当不过。那么如何在教学做到开头精彩、中间丰富、结尾响亮呢?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至关重要。因此,何时引导,怎样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就成了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一、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的几种引导
新颖的引入是引爆精彩课堂的导火索,引入新课必须要简短、新颖、有震撼力,要一下子抓住学生。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切中要害,还要简洁明快,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导语中应逐步点化教学内容、结构特色,切入知识点。
1. 制造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新课
如在讲速度时,教师播放了刘翔在奥运会上精彩夺冠的一幕,并适时引导学生:怎么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观众怎么比较谁快谁慢?裁判又是用什么方法?从而自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又如教师在讲能的转化时,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神舟七号”点火升空的录像,当和他们一起倒计时的时候,伴随着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自然地引入了不同能之间的能的转化。
2. 通过讲述小故事来引导学生,使课堂妙趣横生
如在讲光的反射时,讲了阿基米德运用了科学的方法和智慧,用一面小小的镜子打败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舰队的故事;在探究压力与压强时,讲述大力士捏鸡蛋的故事。教师也可设计一个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如讲摩擦力时,教师设计了如何让小女同学在拔河比赛中力克大男同学的游戏;在讲光的折射时设计了两组同学在有水的鱼缸和没水的鱼缸里比赛谁钓的“鱼”(小的垫片当成鱼)多的游戏等。
3. 重重设疑,前后呼应
要想使引导有实效,教师就要尽可能设置疑问,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教师可以演示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实验,让学生对现象进行探究。如探究滑动变阻器时,演示台灯的工作情况;讲大气压时,做了“覆杯实验”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的实验。如果精彩的开头抓住了学生的心,那么在这节课上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美妙的开头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喧宾夺主,要知道上课的主要内容还是组织教学,那是不是教学过程中就不需要引导了呢?其实,教学过程才是教学的主体,才更需要教师的引导。要做到引导有实效性,教师就要洞察学生的状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二、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何时最需要教师的引导
1. 在提出猜想时需要引导
猜想可以海阔天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猜想绝不是毫无依据、毫无道理的主观臆断,胡思乱想。因此,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如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从高速公路的限速、限载规定加以引导。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从生活中怎么晾衣服加以引导等。在猜想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类比马路上车流的快慢与路宽、路长、车的种类性能的关系。
2.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引导
猜想可能学生较容易得出,但设计实验一些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设计比较铁块和木块谁更粗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控制压力和面积相同,否则就会使实验没有说服力。又如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设计两步走:保持R不变和保持U不变。
3. 在得出结论时需要引导
收集好了数据就到了交流讨论、得出结果的时候了。学生由于认识的限制往往结论比较片面,或者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这时,教师就要多引导。如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就要引导学生多方面考虑,找出影响机械效率的所有因素,然后归纳在一起。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强调前提条件“F一定时”P与S成反比,“S一定时”P与F成正比。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引导技术。在导入方式上,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一道探究新知。好的引导方式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奥妙,领悟求知的真谛。好的引导方式,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得到共同发展,让彼此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喜荣,张敏.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物理通报,2014(06).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