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自改五部曲

2018-02-25 19:36杨保良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2期
关键词:展示朗读

杨保良

【摘 要】 本文力图通过展示作品,示范引领;默读作品,自我欣赏;朗读作品,自查自纠;传阅作品,集思广益;抄正作品,乐享成果等措施,让农村小学生在作文自改中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 展示;默读;朗读;传阅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害怕教,学生害怕写;老师只管改,学生只管写;老师改得很辛苦,学生获益却颇少。俗话说:文章不怕改,越改越精彩。所以,我注重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把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也称为作文自改五部曲。

一、展示作品,示范引领

通过展示作品,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别能力,即提高眼力,再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上习作讲评课,我会把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先认真批改几本,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是好的,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是不好的。我把孩子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归类→命名→展示→修改。学生这样的病例见多了,理所当然地就提高了修改经验。比如,雨涵同学的作文《一次活动》,全文共用了30多个“后来”,一段话最多的时候有7个“后来”,我给其命名为“后来病”,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白习作要简练,不要重复啰嗦。

二、默读作品,自我欣赏

让学生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圈出好词好句,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提升写作的自信心,更可以促进孩子课外积累的巩固和作文遣词造句的艺术处理。实践证明,这一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生都会不遗余力地寻找好词佳句来证明自己。

寻找好词好句是和文章进行深度亲密接触,需要手脑并用,故使用默读效果较好,有利于快速检索文中的好词佳句。与此同时,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默读,一遍又一遍地寻找,使学生对文章更熟悉了,对下一步的教学更有利。孩子有了自我欣赏的成就感,有了对文章的熟悉感,接下来在斟词酌句方面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对于班上的写作困难户,我让优等生和他们结对子,共同寻找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有时我也常常亲自出马。要知道,这类同学更需要这份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一个标点符号的恰当使用,我们都可以略加夸张地进行当众表扬。也许,我们对他们的一句肯定和鼓励会催生出一个作家也不无可能。有一次,我在班上进行了一场听写比赛的游戏作文,班上一个后进生半节课过去了,才写了四五行,而且错把“汉字听写大赛”写成了“汗字听写大赛”。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了“汗字听写大赛”,其他学生看后哈哈大笑,见我没笑,孩子们安静了下来,我说:“这个题目是我们同学当中最好的题目,我看稍稍改改就更好了。”于是我给“汗”字加上了引号,同学们看后情不自禁地笑了,那位小作者也笑了,下课时分,该生的作文第一次如期交了上来,而且将近两页,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刚才的那一句鼓励,才让他破了自己的写作纪录吧!

三、朗读作品,自查自纠

老舍先生说过:“我写作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可见,要想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文从字顺,大声朗读是最好的办法。我们通过朗读就会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语句是否通顺?语气是否恰当?标点是否使用得当?

如若发现不足,及时用修改符号修改过来,然后再去读,再去改。如此反复,直到暂时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这时,你可以把你的文章暂时放一阵子,当你过一两天再去读时,可能又会发现新的不足,可能会发现某词、某句、某段有更新颖的表达。例如,有一次,作文本收上来的第三天,班上的红红同学找到我说,她要修改作文中的一个句子,我就帮该同学找出作文本。她指着“他拿起报纸像快活的一只小鸟一样很激动。”这一句告诉我,这句话她越读越感觉不顺口,应该换换语序,最后,她改成“他激动地拿起报纸,像一只快活的小鸟。”我微笑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四、传阅作品,集思广益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学生的作文,我常常建议学生把文章拿给同学、拿给父母看看,让他们在看完后给自己提出宝贵意见。让学生在作文完成后应有一种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态度。我们小学课本上有篇课文,讲了一个画家完成了一幅斗牛图,在别人都拍手叫好时,一个牧童却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所在。原来画家想当然地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而天天和牛打交道的牧童却知道这一常识,故能指出错误。

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作品就犹如他们的孩子。天底下的父母没有几个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适当的疼爱是关爱,是无可厚非的,可千万别过了头,否则就变成了溺爱。对于我们的文章,我们也应该多听取他人的修改意见,集思广益,不可过分溺爱——这里删减不得,那里改动不得。要做到不过分溺爱自己的文章,何捷老师给我们支了招:引导孩子修改文章要有三个量,即雅量、胆量、容量,我们不妨借鉴来用用看。

五、抄正作品,乐享成果

我之前教作文,每次孩子写好后交上来,我都比较认真地对其进行修改,并提出我如是修改的理由,但我发现,多数孩子在作文发下来后最感兴趣的是分数,多数同学只会翻开作文本匆匆一瞥就把作文本放进了书包,直到下次作文时才翻开作文本。个别学生可能会看老师的修改,但仅仅停留在看或者看一遍的情况下,收效怎么会大?

刚开始,我在实行作文抄正时,许多同学都报怨不止,但当我向他們解释了其中的缘由后,他们便心服口服。如果把修改当做药,那我认为抄正就是服药治病的过程。有哪一个病人看着一堆灵丹妙药就病情好转的?恐怕没有。

我在班上实行了作文二次抄正后,一个同样的错误,如同一个错别字、同一类型的病句再出现的概率变小了。我们班上的彬彬同学总是把“今天”的“今”写成“令”,把“幼小”的“幼”写成“幻想”的“幻”,经过一次作文抄正后,我发现该同学再没有写错过“今天”和“幼小”。可见,抄正的效果还是挺显著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写作必须不怕反复修改,必须修改十次二十次才行。”这绝非信口开河,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光开头就换了二十多个。因此,作文修改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应该是重头戏。有人曾说过:好的作文是改出来不是写出来的。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我认为应改为:好的作品既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展示朗读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