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推行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的思考和实践

2018-02-21 00:04顾海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团队管理学生发展互联网

顾海平

摘要: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是一个实时而具体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方式,记录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活中的各项表现情境、关键事实、重要数据、实践感悟,具有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点的电子平台。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在建设中融入学校伙伴共进制和导师制的架构,让学生、导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家长都参与进来,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一种操作范式。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团队管理;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A-0029-04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的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是一个实时而具体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方式,记录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活中的各项表现情境、关键事实、重要数据、实践感悟,具有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的电子平台。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该平台对于学生发展各项数据的记录更加即时、准确。而且由于该平台的开放和交互性特点,加上把学校的伙伴共进制和导师制的架构融入了进去,还设计了“成长故事”点读的功能,使得这一平台具备了帮助学生感悟自己和他人的实践经历,并在与学习伙伴和导师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获得正能量的小型社交平台的功能。

一、项目设计的基本目标

当初,我们设计建设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项目,是力求实现两个基本目标。

第一,帮助学生在感悟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生活的启迪和前行的动力。人是在感悟自己和他人的实践经历中成长的,经历就是财富——这是我们对于人,对于普通学生成长规律的基本认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是《劝学》中的名言。在以前我们的求学时期,或是老师和家长要求,或是自我要求,很多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这其实就是在感悟自己的经历中成长。如今,有了互联网技术,有了智能手机,个人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实时记录下来,在成长档案馆平台即时上传和分享。学生在伙伴共进和导师制架构内与同伴、导师、家长多元互动,在感悟自己和他人的成长经历中不断获得生活的启迪,每一个进入互联网+成长档案馆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不断前行的正能量。

第二,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的人际生态。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就是要让学生经由学校的教育,变得更加努力,更加上进,“更加要好”。学生的上进心来自哪里?除了来自目标引领和成功体验,除了在经历体验中萌发上进的愿望和努力的激情,还有就是来自他周围的人际生态对他的影响。在互联网+成长档案馆中,每一个学生和伙伴、导师、家长在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平臺上,基于自己和他人的实践经历进行多元而良性的互动,营造互励共进的良好氛围,就能创建良好的基于“伙伴-导师-家长”的人际生态,这就能更好地帮助和促进每个成员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提升成员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

二、项目的实践应用

互联网+成长档案馆是按照以下架构来设计和应用的——

在实践应用中,学生、导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家长,都可以凭账号和密码,借助任何智能终端(手机、平板、一般电脑等)经由对应的端口登录进入,浏览相关的信息,完成各自的任务,达成各自的目标。

以下,我从学生、导师、学校管理人员、家长的角度,阐释该项目在实践推行中的具体应用。

1.学生应用

任何一名普通学生,在“学生端”进入自己的用户页面后,打开“我的成长故事”子栏目,就可以把有关自己高中生活的各种经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数据即时上传,并记录自己或长或短的思考和感悟——其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周记”“日记”类似,只是形式要丰富得多。当然,这些数据的来源有的是自己的积累,有的由伙伴、导师、家长提供(比如许多特定时刻的照片、视频),有的需要学校提供(比如一些证书、奖章、奖座的实物照片)。我们从学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成长档案馆的使用培训,要求学生定期维护自己的主页,更新相关的数据。在“他人的成长故事”子栏目中,学校从几届学生和家长提供的数千篇文章中,按“名人故事”“凡人小事”“学生成长故事”“家长成长故事”,分类编辑,构建了成长故事数据库。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点读一定数量的“他人成长故事”,期末进行统计考评。学生在点读时可以自主选择,可以按照故事类别搜索,可以按照故事名称搜索,也可以按照点击率高低的情况选择。在点读过后,学生可以留下读后随感,也可以把有感触的成长故事收藏,反复阅读。我们坚信,孩子在学校就读的三年中至少能够点读几百个成长故事,有过几百次间接的成长经历,那也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成长故事”这一栏里,学生可以看自己撰写的成长故事被点读、点赞的情况,可以和读自己成长故事的读者交流互动,还可以看到同伴、导师对名人、同伴、校友、家长等不同对象的成长故事点读、分享感悟的情况。

当然,学生和伙伴、导师的互动集中反映在“师生动态”栏中,其中显示的图片文字类似于微信中的朋友圈动态。学生打开这一栏,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导师及同组共进伙伴发布的所有动态,学生自己可以与伙伴和导师相互之间进行点评和互动。学校要求学生除了在这一栏发布个人一般动态,还要发表自己的阶段发展目标,规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各种条件的利用情况,各种风险的控制状况,并接受伙伴、导师的建议、提醒和阶段督促。

在“我的任务”栏中,学生还要接受导师布置的各类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记录任务过程,反馈任务结果,接受伙伴和导师的评价。学校的很多研究性学习项目就是经由这一通道进行的,从任务布置,到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报告撰写,都可以在这一栏里显示出来。为了便于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只要点击“任务”按钮,平台就会显示导师所发布的所有任务清单,并且能够在最右侧显示完成情况。

2.导师应用

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承担导师的职责,都有全面指导学生共进小组成员发展的具体任务。每学年初,每一名导师在电子平台上通过“教师端”进入“成员管理”栏后,要借助二级菜单中的“学生”按钮,进行指导小组的成员管理。在小组组建之初,导师要通过小组的组名、小组文字介绍、小组合影等信息了解小组情况,还要了解小组成员个体的具体情况(如家庭背景、兴趣爱好、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往获得的荣誉、以前导师的评价和建议等)。小组组建之后还要对小组成员实施各种过程性管理,定期和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借助于平台上的提示功能,及时提醒或督促成员个体和小组群体完成相关的任务。

在“任务管理”栏中,导师要对学生个体或所指导的共进小组集体发布任务,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我校的生涯规划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学生活动课程,比如公益远足、文化旅游、野外拓展、高校品鉴、职业调查、爱心义卖等,围绕这些课程,导师可以发布各种组织策划、过程记录、体验感悟性质的任务。比如高二年级公益远足过后,导师要发布关于学生参加公益远足活动感悟的任务。公益远足,每位同学每走1公里,就会筹得由企业为贫困学子资助的2元钱,通过个人的努力为贫困生筹得善款,同学们体悟深刻,上传的文字和图片的精彩程度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期。又比如,高一年级的文化考察过后,摄影比赛是以班级为单位参赛的,在成长档案馆平台上,导师发布任务,请每位同学上传自己镜头下的乌镇,上传自己的文字随想,同时也要求共进小组上传文化旅游过后制成的有音、像、画背景的音乐散文。再比如,职业调查活动中,导师要布置共进小组上传所有的前期策划与活动过程的文字、图片、视频,还要布置撰写职业调查报告并上传档案馆。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导师也要针对学生个体发布个性化任务,还要随时查看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个体和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会在平台上分三类呈现,分别是“任务已完成”“任务完成且导师已点评”“任务未完成导师未点评”。导师要根据学生和小组上传内容的质量,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亮点或成功之处点赞,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当然,在这一栏中,导师也可以看到学生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导师可以随机做出点拨和解答。

在“师生动态”栏中,导师也可以把自己生活或教育工作中闪现智慧的、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点滴,发布到“师生动态”栏目中,上传文字、图片、视频,学生个体可以和导师进行实时互动,小组内的成员可以点击查看,可以参与点评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相互点评的过程,也是师生关系最和谐的时候。

3.学校管理人员应用

在“学校管理端”,学校的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公示栏”“故事管理”“导师管理”这三个栏目对档案馆中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在“公示栏”中,学校设置了面向年级全体师生公示的学生综合素质与表现的呈现栏,按照“品德与素养”“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规划与发展”的栏目设置,学校学工部门的人员定期对学生上传的、经过导师审核的“关键事实”和“突出表现”进行公示,并在期末做出等次评价。为了体现评价的公正客观,在“公示栏”中设二级子栏目“举报栏”,本年级组的学生和老师可以对学校给予某位学生的等级评价提出质疑,也可以对学生上传的关键事实和突出表现中的不实之处进行举报。学校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要对学生的质疑和举报内容进行调查和核实,并根据结果进行評价的调整和纠正,还要对举报者进行反馈。当然,为了保护举报者的利益,举报栏的内容仅限学工部门的主管领导可见。

在“故事管理”栏中,学校工作人员要对各类成长故事分类上传,不断更新,定期汇总和统计学生个体阅读、点评各类成长故事的总数量和总时长。

在“导师管理”栏中,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权限统计汇总导师发布任务和与学生互动的总数量和总时长,以此作为年终导师考评、奖励的依据。

在“学校管理端”有一个特殊功能,学校可以分别以学生个体、班级、年级为单位导入下载高中三年时期的所有数据,以便学校生成各类数据光盘,这些光盘将成为母校赠与毕业学子的礼物,也将作为学校数据档案长期保存。我们设想,日后年后,那些曾在学校学习过、工作过的校友们,把这张光盘插入电脑,学习、工作时曾经的事件、情境乃至细节,借助于这些保留下来的文字、照片、视频,就会历历在目,再勾连起那么多的记忆,那该有怎样的感想和感慨呢!

4.家长应用

在“家长端”,家长主要借助于“亲子互动”栏,与自己的孩子保持交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并加以指导;借助于“家校互动”栏,与孩子的导师保持沟通;借助于“家长互动”栏,与孩子所在的共进小组其他成员的家长保持互动沟通。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向合力。

三、项目的创新优势和初步成效

相对于传统的档案袋式的纸质档案,互联网+成长档案馆利用了智能手机对各类数据采集的即时性和互联网时代数据传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这种数字化档案馆保留的学生发展档案更加真实、具体、细致、准确。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交互性功能,这种档案馆的各类资料的读取、下载、保存更加方便,也更有利于发挥这些过程性资料对于学生发展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我校的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建设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直接对接,应该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种操作范式。同时,在成长档案馆的设计和运用中,又融入了我校的伙伴共进制和导师制,使成长档案馆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平台的功能,也为构建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良性的人际生态提供了支撑。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我校互联网+学生成长档案馆建设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一,初步构建完成了互联网+成长档案馆,保存了大量的学生个体发展和伙伴小组互励共进的各类过程性数据,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准确丰富的第一手数据和操作的技术路径。

其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总体更加积极上进。经历就是财富,每一个进入互联网+成长档案馆的学生,借助于开放且交互性强的数据档案,在研读他人的成长故事中汲取人生智慧,在记录自己人生历程的点滴经历和反思感悟中聚集前行的力量。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在伙伴共进制和导师制的平台上,学生个体与伙伴、导师围绕着一定的话题积极互动,以及由此构建的良好的人际生态,都是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和保证。

其三,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团队管理新模式。伙伴共进制的学生团队管理方式是传统班级团队管理的深化,特别是随着新的高考方案的实施,许多学校会在教学管理上采用走班制的方式,而伙伴共进制的推行会弥补走班制打破传统班级建制后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归属感方面的成长缺憾。互联网+成长档案馆所构建的这一平台,便于导师、小组、伙伴之间及时、畅通的交流。这种7~8人组成的伙伴共进小组相对于50~60人建制的班级而言,其互动更充分、灵活且可控,因而能更好地帮助和促进每个成员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为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基于“伙伴-导师-家长”的人际生态,提升学习、生活的质量。而这种基于伙伴共进制的、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多元交流与学校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必将是学校教育中学生团队管理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发展和延伸。

責任编辑:丁伟红

Reflection 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Internet+ Student Growth Archive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Gu Haiping

(Wuxi Luoshe Senior Middle School, Wuxi 214187, China)

Abstract: Internet+ student growth archives are used to record students various actions, key facts, important data and practical thoughts in their senior middle school lives by means of real-time and concrete texts, pictures and videos, which are e-platform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and intera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Our school has integrated the system of school peer co-progress and the system of tutorship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uto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parents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n operation pattern for evaluat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n a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way.

Key words: Internet+ student growth archive; team administration; student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团队管理学生发展互联网
浅谈研究生导师团队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
团队管理沟通中沟通机制的应用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团队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