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

2018-02-21 00:04周世科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调查研究

周世科

摘要: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837名教研机构专业人员、22229名基础教育教师的调查显示:当前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整体发展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教研活动尚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教研成果不够丰厚,教师对学校教研支持力度还不够满意,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质量还不够满意;教研工作缺乏长远规划,教研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环境支持不力影响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应加强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优化教研活动的设计组织,强化教研人员的示范作用,以进一步改进江苏基础教育教研工作。

关键词:教研工作;基础教育;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A-0033-04

香港大学原校长程介明先生在《上海的PISA测试全球第一到底说明了什么》一文中强调:“我觉得上海的PISA测试成绩之所以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教研是一种中国特色,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事实上,各地基础教育教研系统不仅在做“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教育决策建议”“推进和深化本学科课程改革”“促进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等常规工作,而且在各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建设、各级别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出现了“区域教育品质与区域教研质量正相关”的现象。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证明,基础教育阶段教研工作非常重要。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现状,以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研生活中的获得感、对教研工作的真实需求,我们开展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问卷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调查问卷的内容板块、相关问题等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牵头,协同各设区市教研部门共同确定。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研机构专业人员问卷,主要分为自然状况、工作开展、科研水平、职业研修、职业认知(认同与规划)5个维度,共计36题,。二是教师问卷,主要包括自然状况、学科教研现状、学科科研现状、教研现状、参加教研活动的困难5个维度,共计27题。两问卷题目均为选择题,其中有6题设置主观性开放答题空间,被试可自由答题。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在江苏省范围内进行,覆盖全省全部13个设区市。调查从2017年6月至11月,历时6个月。项目组在每个设区市选择3个教研工作存在一定差异的县(市、区),全省共选择39个县(市、区)作为调查区域。同时,在每个接受调查的县(市、区)按较好和一般两个层次各确定1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共8所学校作为调查学校。

本次问卷采用网络答题形式,教研机构专业人员问卷答题有效人数共837人,教师问卷答题有效人数共22229人。样本教师的实际分布如表1所示。

从抽样方式、样本分布、样本总量上看,本次调查的结果能够代表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教研的现状。

(三)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结束后,项目组组织专业人员对后台数据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利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江苏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整体发展较好,各地教研工作有效承担了资政建议、学科课改和教师在职培训等任务,教研工作对当地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伴随着教师整体素养的快速提升,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都对“美好教研生活”有新追求和新期待,当前教研工作还需要继续改进。

(一)教师对教研工作的基本认识

1.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意愿较强,但教研活动尚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关于对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态度,90.6%的教师选择了“积极参加”,8.6%的教师选择了“无所谓,学校让去就去”,仅有0.8%的教師选择了“不乐意”。关于期待的全年教研类型及次数,31.8%的教师认为应当“多参加校本研修以弥补教研次数不足”,50.8%的教师认为应当“努力参加县区一级教研活动以抓住教学要求”,12.1%的教师认为应当“及时参加省市教研活动以开拓教学视野”。关于过去一年参加的县区级教研活动的次数,选择没有参加的为22.4%,选择参加一次的为20.4%;关于过去一年参加的市级及以上教研活动的次数,选择没有参加的为44.0%,选择参加一次的为26.3%。

以上数据说明:一方面,教师对教研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对教研活动,特别是指导性较强的县区级教研活动,需求最为强烈。另一方面,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研活动的次数较少,特别是县区级教研活动的次数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

2.教师教研成果不够丰厚

关于过去一年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的课题的数量,78.2%的教师选择没有参与市级课题研究,91.2%的教师选择没有参与省级课题研究,98.5%教师选择没有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关于过去一年作为第一作者或独立著作人发表的专业论文的篇数,76.7%的教师选择没有发表于“省级非核心期刊”,在本级别期刊上发表1篇、2篇、3篇、4篇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6.3%、5.1%、1.2%、0.7%;92.3%的教师选择没有发表于“核心期刊”,在本级别期刊上发表1篇、2篇、3篇、4篇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6%、1.6%、0.3%、0.2%。关于过去一年独立或合作出版的论著(非教辅)的数量,选择“没有”的比例高达97.1%。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虽然有从事教研的意愿,但从教研成果上看,无论是课题研究、专著撰写还是论文发表,都呈现出级别不高、数量不多的特点。

3.教师对学校教研支持力度还不够满意

关于没有参加区县及以上级别教研活动的原因(可多选),65.0%的教师选择“学校没安排”,20.5%的教师选择“课务重”,13.0%的教师选择“班主任工作忙”;另有21.7%的教师选择了“其他原因”,填写的原因包括“教师轮流参加”“学校固定人选”“这样的培训机会不多,也轮不到我”“通知不到位”“年龄大,学校不让参加”等。关于所在学校对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态度,78.8%的教师选择了“积极支持”,18.0%的教师选择了“有条件支持”,3.2%的教师选择了“不太情愿”或“拒绝外出”。同时,关于自己对于对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态度,选择“不乐意”的教师中,有29.2%的教师选择了“报销难”。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学校教研支持力度还不够满意,尤其是在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保障、机会分配、经费报销等问题上,教师还颇有微词。

4.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质量还不够满意

关于不愿参加外出教研活动的原因(可多选),50.5%的教师选择了“培训没有实际意义”,31.0%的教师选择了“培训形式陈旧”;在选择“其他”的27.8%的教师中,填写的理由包括“培训铺天盖地,教研、师资、进修学校、教育行政等部门未能(对培训进行)有机整合”“商业化培训比较多,没有真东西”“专家水平不高”等。

以上数据说明,部分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是对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够满意,特别是认为活动质量尚有提高的余地。

(二)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基本认识

1.教研员对教研工作重要性认同度高,但教研工作缺乏长远规划

关于教研工作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教研员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高达97.6%。而关于自己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否有明确的主题,尽管多达91.3%的教研员选择了“有”,但仍有8.7%的教研员选择了“有的有,有的没有”或“没有”。关于自己在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做法(可多选),“听课视导”“检查教案”和“检查作业”等常规活动的选择比例分别为97.5%、83.0%和68.6%。关于自己的教研工作是否有明确的3年或5年发展规划,54.6%的教研员表示“没有教研发展规划,但每年有工作计划”,3.3%的教研员表示“没有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根据上级要求开展活动”。

以上数据一方面显示了教研员对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同度处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教研员在教研活动的主题遴选、教研规划和具体教研活动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研工作长期规划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2.教研员承担上级交办的任务较多,教研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关于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的形式(可多选),选择超过九成的有“听课评课”(97.4%)、“专家讲座”(94.3%)、“经验交流”(92.8%)和“优质课评比”(92.0%)。尽管在教研工作重要性的排序中,“听课、评课、上示范课”排名第一,但“上示范课”依然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关于过去一年上课的节数,有多达65.9%的教研员选择了3节以下,其中更有25.3%的教研员一节未上。关于从事教研工作的原因(可多选),选“组织指派”的(75.7%)要多于选“自己的兴趣”的(64.8%)。关于影响教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64.5%的教研员选择了“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从事业务活动时间”,在所有9个选项中排名第三。另外,3.3%的教研员没有3年或5年教研工作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而是根据上级要求开展活动。

以上数据说明:教研员在具体教研活动设计中采用的多是常规的形式,无论是在教研方式的选择上,还是教研方法的突破和教研机制的创新上,都还有较大改进空间。教研员日常工作较为辛苦,尤其是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事务性工作上耗费较多时间,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研工作的创新。

3.环境支持不力影响学科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当前影响教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多选),有68.7%的教研员认为“缺乏激励机制”,有66.3%的教研员选择“开展业务活动经费不足”,有54.2%的教研员认为“政策支持不足”,有39.2%的教研员认为“领导重视不够”,还有教研员在“其他”选项后填写“教研员不属于教师身份性质,没有教师待遇”“很多机会都留给一线的教师了”“对教研人员正高级职称评定的过分限制及省特级教师评选没有和一线教师平等的机会”等。关于所在地区对教研人员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情况,25.7%的教研员选择“有明确的评价,但评价标准与普通教师没有区别”,23.9%的教研员选择“没有明确的评价,导致教研工作缺乏方向和动力”。

以上数据表明,教研工作存在一些诸如教研员职评难、教研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研员工作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值得相关职能部门关注。

三、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改进建议

针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对教研工作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优化教研环境,加强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

“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教育决策建议”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学校教研保障不力、教研环境不优、教研政策不明等现实问题,教研员可以通过调研形成政策建议,并提交教育行政部门,为进一步优化教研工作保障机制提供参考。针对各级别教研工作存在缺乏有效联系、缺乏系统规划,从而造成教研内容重复、教研资源浪费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教研部门应当加强系统内部的整体规划与有效整合,并与师资、教师培训等部门加强沟通,从而实现教研工作的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避免反复同质培训、浪费教研资源的现象,切实增强教研活动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针对教师对县区级教研活动需求旺盛的现实,强化县区级教研活动的组织,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次数,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其中。

(二)贴合教师需求,优化教研活动的设计组织

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上来说,教研员的“教研”也是“教学”,也应该“以学定教”。正因为如此,教研员在开展教研工作时,应该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深入了解区域内教师成长的真实需求,通过调研、设计、论证,开发本区域教师发展课程。针对教研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的问题,应系统化、整体性设计学科教研活动,形成3~5年教研活动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针对教研工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优化教研的活动安排和活動设计,创新教研工作的方式方法,多设置适合教师的内容,多采用教师喜欢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开展教学实验,强化教研人员的示范作用

教研員应当成为“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教学研究的领衔者”和“教师成长的示范者”,但当前教研员基本上不上课,学科教学的示范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应当建立教研员教学实验制度,一方面推动教研员开展学科教学实验,站在学科教学的前沿进行前瞻性教学实验,探索学科教学的未来发展,引领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要求教研员针对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教学实验中尝试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予以解决,不断优化区域学科教学生态。

责任编辑:杨孝如

Survey Analysis of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n Jiangsu Provincial Basic Education

Zhou Shike

(Jiangsu Institut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A survey of 837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fessionals and 22229 teachers from 13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reveals that, althoug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s satisfactory,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ability to meet teachers needs, teachers research achievements being insufficient, teachers dissatisfaction with schools support, some of the teacher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the work lacking long-term planning, lack of original methods, and ineffective supporting environment affecting further studie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ptimizing the designing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enhancing the role mode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actitioners, onl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n Jiangsu provincial basic educ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basic education; survey study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