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2018-02-18 01:29吴添溢
关键词:熏陶作品诵读

吴添溢

摘 要:教无定法,贵在有效。本文作者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充分体现“文以情动人”的特征,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诵读;氛围;作品;熏陶;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66-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悟,是剖析一个人心灵是否健康的重要尺度。现代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经指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发出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感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标准之一。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充分体现“文以情动人”的特征,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一、反复诵读,以情感人

初中语文苏教版所选作品都蕴含丰富多彩的情感,以利学生产生赏心悦目的美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注重自身示范性朗读,初步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其次,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而生动地展现了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促使学生经过情感体验和形象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案例1】 《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创作的现代诗,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回忆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大胆展望了美好未来,那种对“母亲”延安无限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让读者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思绪万千。我在引导学生鉴赏《回延安》这首詩歌时,就紧紧围绕信天游的写作特色,先以饱满的激情进行范读,让他们的脑海里呈现出延安军民团结、紧张画面,初步感悟作者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崇敬之情,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要求学生一边手捧书本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诵读,一边仔细品味,逐步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二、创设氛围,以境感人

在一定的氛围中比较容易产生情感,不管是新课导入,还是具体的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教师合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往往能荡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2】 我在执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课导入时,就直接打开《再别康桥》配乐诗朗诵,画面中动感化的背景映入学生的眼帘:蜿蜒曲折的小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碧绿的小草随风飘逸,两岸一望无际的草坪郁郁葱葱,小桥两端的垂柳婀娜起舞,不远处矗立着雄伟的教堂,各个学院的建筑群的秀丽而庄严……许多学生被如醉如痴的康桥美景所折服,从而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与时空距离,切身感悟到作品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主旨。可见,一堂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只有合理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达到以境感人的效果。

三、研读作品,以文感人

初中语文新教材提供了喜悦、悲伤、愤怒、思念、憧憬、赞扬和谴责等丰富的情感因素,这都是作者情怀喷涌的结晶。为了成功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与原文的基调保持基本一致,而且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揣摩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还必须在备课时做到全方位、多层次与文本“对话”,千万不能被教学参考书牵着鼻子走,勇于增强自身对作品的感悟,并把相应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诱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以文感人”的效果。

【教学案例3】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从表面上看内容还是比较平淡的,但细细研读就会产生一种别有韵味之感,其核心就是“最平凡”的幸福:年轻的母亲背着年幼的孩子,年轻的儿子背着白发苍苍的母亲,全家四口在田间悠闲地散步。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逐步唤起他们对亲情的关注以及切身感悟感受自己身边的幸福,并得出一个真谛: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心灵相约,熏陶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正常的对话与交流都能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学生手里的教科书也是“人文与情感”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游,无不依附着深深的情怀。其实,在双向互动中文本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就是一堂精彩语文课的最佳状态,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勇于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的格局。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大刀阔斧地深挖作品中的情感、品德、精神等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鉴赏文本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飞跃,才能获得道德和精神上的洗礼。

【教学案例4】 我在执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先悠然自得地介绍了朱自清美妙绝伦的景色描写,当时教室里虽然鸦雀无声,但学生的表情还是很茫然,甚至处于无动于衷状态。顿时,我恍然大悟:初中生的体验、情感、鉴赏素养与教师确实存在很大的距离,教师即使被佳作深深感染了,但学生还是不以为然。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步骤,先让学生齐声朗读全文,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畅谈各自的欣赏观点,从而体会到了朱自清抒发的情怀和作品的主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轻松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有利于学生饶有兴趣地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切身感悟文学作品的自然之美、主题之美和艺术之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有无数的的理由相信,假如缺乏诗意的情感,就不能锻造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愿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注重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善于借助情感化的语言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披文”中“入情”,在“入情”中熏陶情感。

猜你喜欢
熏陶作品诵读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花糕,我爱摆弄
重视隐性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