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美的体验

2018-02-18 01:29钱建伟
关键词:审美体验生物教学

钱建伟

摘 要:在学生成长与人格培养过程中,审美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挖掘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微观之美与宏观之美,通过感悟课堂之美、体验探究之美与发现诗词之美三条途径来提升学生对美的体验。

关键词:生物教学;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63-1

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与美育有着密切而潜在的联系。树木花朵、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显性美;蛋白质、DNA、生物膜等结构的内在美,无不吸引着我们观察研究。教师在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灵魂,揭示美的本质,丰富美的内涵,实现美的超越。因此,美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将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挖掘生物课堂中的美育因素

1.微观之美。当代生物科学在朝着微观和宏观的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既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在分子水平上走向综合和统一,又特别研究生物多样性,解决人与环境的和谐。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阶段,构成细胞的DNA、蛋白质、生物膜等结构无不散发着生物微观之美。

自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发现以来,对这种能左右细胞功能甚至生命长度的完美结构,不仅让科学家对它们为之痴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同样对它们饶有兴趣,艺术家把DNA的结构融入到建筑和雕塑中,从而让它们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冷冻电镜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发明了冷冻的电镜,把蛋白质中的水变成玻璃态速冻起来—就好像超市里卖的速冻水饺一样,最终拍出了前所未有的蛋白质分子照片,让我们看到了蛋白质大分子。欣赏了这些照片之后,你会发现,电镜下的生物大分子就像是错综复杂的绣花,美极了。[1]

2.宏观之美。各种生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形状、声音、行为等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嗅、触觉冲击。争奇斗艳的芬芳鲜花、郁郁葱葱的树木、碧绿如茵的芳草、展翅翱翔的雄鹰、老虎、狮子的凶悍强劲、蜂鸟的小巧玲珑、萤火虫的熠熠闪光、万物之灵的人类……绿树环绕、四季如春的校园,曲径通幽、流连忘返的公园,无需任何工具与实验手段,只要是有正常感觉,我们就可感知它们的和谐之美、宏观之美。教师要努力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美”境,去看,去听,去感受。

二、提升生物教学美的体验之途径

1.感悟课堂之美。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生物实验及科学家与科学史等感悟生物课堂之美。

孟德尔根据豌豆实验结果,用有限种遗传因子的无限组合解释生命的无限多样性,得到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种构建理论时的简洁性是一种科学理论的形式美,它追求科学理论的简单形式与深广内涵的统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简明,流畅及对称体现了生物科学的结构美,因为对称在本质上是逻辑的正确性和结构的严密性的体现。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过程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和谐美,遗传定律和中心法则的逻辑美,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主要表现出统一美。

科学家们对生物科学的不懈探索,孜孜不倦無不散发着人格的魅力,展现了人性的美。如在艰苦条件下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的邹承鲁院士,克服种种困难在细胞器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克劳德、德迪夫、帕拉德,历经多次失败,最终发现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的摩尔根……

2.体验探究之美。“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设计、实验以及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收获成功之乐。

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种类及其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地膜育秧与大棚蔬菜为什么都采用白色的薄膜来覆盖?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颜色的薄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设计,实验及指导,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了知识,更使学生始终能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享受了探究的乐趣。

3.发现诗词之美。诗词是一种唯美的文学艺术。其精致的格式、优美的韵律、凝炼的文辞和深邃的蕴含,更是为广大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在生物教学中适时引用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语言美和生命之美,而且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促使学生的生物知识正向迁移。[2]

如在2003年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入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使学生联想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感受黑夜中的微光,回忆夏日夜晚的美,同时积极思考生物发光的奥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别》中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诗句,在展现自然变化之美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们身边的“群落演替”。又如,教师在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时,可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和水循环的道理,让深奥的生物知识变简单,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进行美的渗透,让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中,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享受到愉悦、和谐的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轩中.跟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看微观世界里的精美“绣花”[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7,979(12).

[2]雷海贞.运用古典诗词 激活生物教学[J].甘肃教育,2015,528(04).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生物教学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