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策略

2018-02-18 01:29钱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对话教学教学策略

钱健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推动课程改革进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有必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对话教学的思想、原則和方法。本文从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对话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30-1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话教学”意味着对话主体间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意味着一种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意味着一种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意味着一种经由对话的共享、共生、共长。那么,如何基于对话教学理论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要以对话教学的思想原则为指导,优化现有的教学策略。

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对话教学,必须明确“面向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理念。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生活主题模块作为教材内容,这样的课程安排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师生就这些生活內容展开对话交流。例如:在上《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时,可以设计如下话题:(1)平时在家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2)把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说给同学听;(3)你与父母交往有那些窍门?请讲给大家听。让学生联系自己切身体验,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对话中实现教学相长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无法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话进行的前提条件。

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如马丁·布伯所说的不再是“我——它”关系,而是一种“我——你”关系。首先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学相长。例如:在讲《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师生情谊”第二课时“师生交往”时,教材就特别强调了“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二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三、学会沟通和分享,鼓励互动与合作

1.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即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也是对话教学的核心内容。师生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接纳”和“倾听”,是指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它更多地反映了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例如在讲《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二课时“爱在家人间”时,可以设计如下几个对话话题:(1)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2)说说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3)家庭给子女带来哪些温暖?(4)你长大后打算怎样报答父母?同学们纷纷议论,畅所欲言,与笔者展开了广泛的对话。我认真倾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同时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学生们在对话中感受到母爱、父爱的伟大和家庭带给他们的温暖,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长大后报答父母的决心和能力。

2.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即生生对话。生生对话,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共同话题所展开的讨论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对话往往表现为一种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关系。生生对话以小组合作为主要互动形式,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大量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在相互间地交流、讨论和切磋中,他们思维碰撞,智慧则在不时进发的灵感火花中得以提升,同时,学生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着愉快,并学会欣赏与发现他人、理解与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

四、注重课堂生成,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对话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困惑甚至出现争议的现象,这恰恰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创造的契机。例如,在讲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课时“法律保障我们生活”时,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理解比较困难,可以顺势设计如下辩论话题“法律的规范作用大?还是保护作用大?”,让学生在分组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教师辅以适当的点拨便能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升华教育价值。这些活动设计和课堂生成无疑对同学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引入对话教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必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巴西)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1).

[2]张增田.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8(05).

[3](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毕涉芝译.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对话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