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将隐形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活动中合理运用思維导图,可以有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引导学生主动而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思维导图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利用先进的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已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逐步开始渗透。在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整体理解阅读材料、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和复述、背诵阅读材料等环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找到了一些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篇中相应语句的意义和用法。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过程、结果等信息通过图表、文字进行形象化和外显化。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托尼·巴赞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放射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将中心话题清晰地集中在中心;主题为作为主干,分支从中心向周围发射;分支由一个关键词或事件构成,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在阅读文本较长、文字结构较为复杂时,特别适用。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先帮助学生确定一个中心话题,然后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小组合作,分层次阅读,关注细节,将枯燥、单调的文字信息,以多彩的颜色、图像、符号等多种元素形象化表达出来。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语篇文本中的内容。促进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