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升阅读力

2018-01-02 02:32陶亮俚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课外阅读图书

陶亮俚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如何将“课外阅读”这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工程抓好、抓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始终是作者不懈地追求。本文从多样阅读活动、班级图书馆、悦读家园网等方面简述了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课外阅读阅读兴趣

一、背景与起因:咬定“阅读”不放松

连续三年,我校语文参加园区学业质量监测,下面通过一张图表呈现三次学业质量监测在“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的得分率。

如图所示,三次语文学业质量监测中,学生在“积累与运用”与“习作”维度上的得分率相对较高,均处于80%以上。“阅读”维度上的得分率不太理想,基本上处于70%以下,且三次纵向对比,有下降趋势。另外,2016年学业质量监测学生问卷情况表明,父母学历普遍较低,家庭藏书量少,阅读氛围不浓,整体不如园区其他开发区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过:“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因此,从2016年9月起,教导处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学生阅读力为课题,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开展多种极富创意的阅读活动,扎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做法与过程:纸上得来有深意

1.微行动,开启阅读新篇章

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

另外,各年级备课组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九月份,六年级组织一站到底读书竞赛活动;十月份,三年级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每班选拔人员制作读书PPT,到其他班级进行导读。十二月份,二年级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和《伊索寓言》,阅读结束后,以选择和判断题的形式进行阅读测验,并进行年级的集中展示活动。

2.小众筹,创建班级图书馆

所谓班级图书馆,就是班级图书角的升级版。只不过,比图书角的书更多,管理也更规范。十月中旬,教导处以原五(2)班级图书馆为样本,以最美班级图书馆评选为抓手,推动各班班级图书馆创建。

老师为每本书贴上标签,写上编号,算是身份证,并在书的封底内页贴上阅读者签名表,无论拿起哪本书,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与此书有过美好邂逅的小读者,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儿童阅读的兴趣取向,为评选班级畅销书提供有力的证明。

现在,每天早上一到校,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老师换书读书。只要学生想读书,随时可以在班级图书馆中找到一本喜欢的书。即使不太爱阅读的孩子,在一种借书读书蔚然成风的氛围里,也会有一种试着读读的冲动。因为,借书读书,已成为班级的新常态,用学生的话说,“再不借,你就OUT。”

3.互联网+课外阅读

九月书香节活动中,部分班级和“悦读家园网”建立联系,将“悦读家园网”平台推广给孩子。在“悦读家园网”的平台上,老师根据年级在书库里,通过图书简介找到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图书,在自己的阅读发布平台中给学生推荐图书,规定阅读时间,提供阅读检测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推荐的图书,进行购买并阅读,在规定的阅读时间内,学生可以隔天或每天在平台上对自己的阅读进度进行登记,写下读书笔记。他们还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读书笔记,点赞或留言,老师也可以给写得好的同学点赞或留言。如果老师推荐的图书,学生认为不适合自己,也可以自己根据需求选择发布图书,邀请班级其他同学和自己一起进行阅读和交流。

三、成效与反响:绿阴不减来时路

一月初,教导处对2013.12、2014.6参加园区调研的原三年級、四年级,也就是现在的六年级,以及2016.6参加园区调研的原三年级,也就是现在的四年级进行阅读专项监测,各项维度得分率如下表。

如图所示,两个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各项维度得分率都有略有上升,四年级“获取信息”提高10.01%,进步较大。两个年级“评价鉴赏”进步不够明显,分别提高3.5%和3.05%,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路走来,体会了太多,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让我们走进学生的童年,走进那片阅读的天地,用我们的真情和智慧为学生放飞一个书墨飘香的童年。

猜你喜欢
陶行知课外阅读图书
图书推荐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