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皎
摘 要:教材中的文言文,对于高考复习极为重要。复习的方法有四:一曰重视诵读,唤醒记忆;二曰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三曰注重拓展,进行迁移;四曰品味文化,濡染智慧。如此可使教材文言文复习事半功倍。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梳理;迁移;品味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5-0030-02
高考文言文考查,无论是断句、分析内容,还是翻译,核心都是对文意的理解。文意理解的基础是掌握常见文言知识——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等,掌握这些知识必须依托教材。教材是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石,失去这个基石,阅读能力的形成就成了空中楼阁。高三的文言文复习第一阶段,应该紧扣教材,掌握文言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何进行教材文言文复习呢?
一、着眼一个“诵”字,唤醒记忆,强化语感
进入高三,高一高二时所学的文言文在学生心中已然印象模糊,基本内容是了解的,具体语句却多已忘却。而诵读则是唤醒记忆、加深印象的不二法门。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口与耳会、目与心谋,愈来愈深入地把握重音与停顿的规律、语速与语调的规律、语言与内容相协调的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言语感会迅速增强,从而提升文言阅读能力。
着眼于“诵”字,一要采取各种办法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比如要求学生早读时间把课文至少读两遍。课上可以穿插使用齐读、分角色读、速读、竞赛读等方式。二要在引导诵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品味语言,对语句的内涵与妙处进行赏析。这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其神韵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多读多诵,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就达到了基本要求——对课文中重要词语,都能准确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看到某句,就知道出自某篇;看到某词,就能想起它在文中的意思。这为学生阅读课外文段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二、落实一个“清”字,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学生对所学知识清清楚楚,就会切实构建起完备的知识网络,并对应考充满信心。
首先,每篇课文要“清”——学生应从一篇课文中掌握多少通假字、多少多义词、多少种词类活用现象、多少种句式,都要清清楚楚。以《劝学》为例,本文共有通假字三个——知、有、生;有多义词十个——绝、强、假、望、闻、参、备、用、疾、省;有词类活用现象三种——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有特殊句式三种——判断句、介词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其次,每册书要“清”——以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一册文言文单元为例,本册共有“东道主、行李、夫人、爪牙”等十五个古今异义词,有“已、共、说、知”等十九个通假字,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七种词类活用现象。至于常见多义词,应视学生情况而定,它应该包括每篇课文课后练习中的词语,和学生诵读课文后感到尚未掌握好的词语。
复习过程应循序渐进,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梳理、一册书一册书地梳理。教师的责任是把应掌握的知识点拨给学生,使他们明确所要梳理的内容。学生的责任是动手梳理,一类一类,简明扼要。所有知识点,都应要求学生附以例句。梳理应以常见文言实词为主,因为它们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因素。
三、立足一个“拓”字,由内到外,适度迁移
迁移训练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可采用两种方法:
其一是教师利用课文内容,重新编写文言文段,要尽可能多地运用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如下段:
昔者秦晋围郑,微烛之武,郑则必亡。或以佚之狐荐之,乃许为伯乐,大谬也。身为“伯乐”,当常图君事,恐遗大才于乡野;举贤犹不及,既荐则唯君用之。而佚之狐者,于烛之武,知之稔且久,乃未曾一荐,俾之长居草野,几老死于户牖之下。若无秦晋围郑事,烛之武焉能扬眉吐气、建功立业耶?由此观之,佚之狐者,誠不足以当伯乐之称也。
本段除包含了应让学生掌握的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微、之、必、焉、图、唯”外,还有“乃、诚、举、许、稔、俾”等课外重要实词,以及“为……所……”的被动句式。这样的文段,能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其二是整册书的综合训练。每册教材复习结束后,都应出一套内容全面的练习题,以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以第一册为例,教师把各课中的古今异义词、重要词类活用语句、含典型特殊句式的语句、典型的省略句、含重要词语的语句都整理出来,设计出简单的小练习,让学生回顾。这是一个系统整理知识并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
四、品好一个“文”字,濡染文化,提升智慧
教材文言文都是名段名篇,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颇具典型性。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多角度透析其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使文言文复习的功效最大化。
以《鸿门宴》为例,于刘邦,可通过细节描写分析其诸多特点:知己不足,谦虚求教,善纳下言,从谏如流,谋定后动。于项羽,可通过细节描写分析其诸多特点:优柔寡断,任人唯亲,缺乏远见,不善言谈,刚愎自用。于范增,可通过其语言描写分析其诸多特点:有深谋远虑却不善辅佐君主,知彼而不知己,不善于察觉身边事情的发展变化。这些都对学生的人生智慧有濡染之功。
如此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深入透析文章的人文精神,必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扩展视野、增加阅历,丰富人生经验,提升生命智慧。
【责任编辑 李晓旭】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