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柱
摘 要:物理中的项目学习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多项物理知识。解决基于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以学生的科学认知为基础,对学习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并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5-0004-05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是教学过程中覆盖教材式的面面俱到,考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加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按照“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1]。但是不同于传统物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一个良好的学习规划的话,那么大部分初中生是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因为之前学生学习的普遍方法是主要依靠教师的传统讲解,学生只是被动且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因此如何将项目学习正确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等问题是值得引起我们进行思考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笔者通过“问题发现、理论分析、经验借鉴、解决方案”几方面对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几个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一、问题发现
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普遍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经常有许多初中生反映在做题时脑中想不到要用某某定律或定理来答题,往往要等教师点评讲解后才恍然大悟。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初中生在物理考试时脑中一片空白,对解题毫无头绪。而造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师是教学中的知识霸权者,将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知一味地往容器中存放知识,不知道检查与反馈;2.教师未能把质疑和自主建构的权力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统一的标准、观点或做法去控制学生,实施霸权;3.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时对知识点的吸收比较零散,逻辑关系不清晰,对知识点似懂非懂,且对物理知识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4.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5.学生由于认知结构不清晰,所以导致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不能有效地进行综合与归纳,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常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6.教师、学生之间缺少良好地沟通与交流,具体关系如图1。那么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学习物理时遇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现象呢?
二、理论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物理学习中“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将"项目学习"这一课程引进物理课堂。在开始探讨项目学习是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有效地被运用前,我们先来对项目学习这一框架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项目学习的基本定义
简单来说所谓项目学习,就是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吸收,在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最终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
(二)项目学习的基本模块
项目学习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西方发达国家,并逐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下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项目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主题式、行动式、问题式、自由式这几大模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习者学习课程。
三、经验借鉴
基于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教师以实验为载体,同时渗透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探究的方式,将这些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进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
依据上述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状分析,教师必须对物理教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对表一中布鲁姆的10种与主动学习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可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效果最好。 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錯”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项目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解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有较好的促进与帮助作用,同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有较大地提升。
四、解决方法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指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并能够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处世态度。但是如上文所讲的很多时候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感到困难,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物理产生恐惧心理。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将项目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项目学习来达到优化课堂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同时消除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恐惧。既然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该如何应用项目学习呢?
(一)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的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可以说影响着整个教学项目的展开。一个好的项目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点,相反的如果物理课程的学习主题选择不当的话,则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混乱,也无法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将项目学习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首先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主题,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该怎么优化项目主题呢?教师课前选择项目主题时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现以图2初中物理中的“电能”教学组织实施流程图为例进行分析。如图可见,在进行知识学习前,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电能为主题收集生活中和电能有关的事物并了解电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要求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或找到的与电能相关的物品带到课堂中,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对基本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二是物理学习内容本身就是枯燥的,因此很多学生在被动式的物理学习中会对物理课产生厌倦心里。但是初中生的心灵普遍还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心里发育不太成熟,而通过寻找“与电能相关的物品”交流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初中生爱玩的天性。此外初中物理项目主题的选择不仅可以运用到课前教学,同样也适用于课后教学。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及时地梳理。同样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电能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电能的知识后,为学生选择类似于动力发电的项目主题。让学生通过使玩具汽车动起来或者使灯泡亮起来的小型发电实验,了解电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项目主题的选择,例如可以让学生从电磁感应、电力能源等方面对电能的项目主题进行优化,如此不仅可以通过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另外,由于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确立项目课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将课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可以以 “哈哈镜”和“车子的后视镜”等生活中的现象为课题,引导学生去收集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的资料。即从实际入手,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将自己带入到“研究者”的身份,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充满敬畏之心,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创新性和钻研性。endprint
(二)设置项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问题是点燃思维的火种,更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时候只有通过“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系列流程才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有时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的相互讨论还能够引发新的问题,并且该问题有助于将实验证据、已有科学知识和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具体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与探究程度之间关系如表二。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正确地设置项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呢?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内容为例,教师在进行关于重力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前,首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说接下来他要做几个演示实验,并请学生在他演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接下来的几次演示中,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第二,不论小球的运动状态有何不同,为什么最后它都会回到地面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首先抛出这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做演示。比如根据上面对于重力问题的探索,教师可以设计三种演示场景:第一种是将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让其自由落下,第二种是将木球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第三种是将木球放在讲台上使其沿着直线运动,再慢慢地滚向地面,让学生观察其运动路线。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入到情景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他们对这章知识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演示完后不直接将答案公布,而是通过听取不同学生的答案,让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当思考达到一个最高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球在运动过程中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最终球都会落回到地面是因为受到了一个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从而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出对“重力”知识点的学习。如此可以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集中力也比传统的授课更强。这类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项目问题也可以被称作驱动问题。
另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自己提出驱动问题,自己设立实验演示去引导学生思考外,教师也可以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指导他们思考。让我们以速度这章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学完本章章节后,根据学生掌握的薄弱程度或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进行问题的设立,如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提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能够达到匀速吗?,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如秒表、小汽车、尺子、模型跑道之类的道具,讓学生自己通过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去对这个问题进行独立的解决。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供帮助,帮学生纠正一些错误,让学生的实验趋于完美。这样设立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自己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自己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容易忘记。
(三)物理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学习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通过运用项目学习的方法对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进行辅导和纠正。如学生在学习压强和浮力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举几个生活中压力与压强的例子,如吸盘的运用就是用到了大气压强这一知识,然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举出生活中与压力、压强有关的例子,以此来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另外也可以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如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其漂浮时重力等于浮力,进而理解密度计刻度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的道理;再如钢琴的底座用四块木板垫是为了减少压强等。
五、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其“自我生长”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采用“浸润式”的综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从重视教学实施活动中的“知识传授”到进行“知识建构”,再到“知识迁移”,最终回到“认知建构”[2]。如此可以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核心素养目标落到实处,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印晓明,陈 坤.中美高中主流物理教材在“光学”部分内容呈现的差异与启示——基于培养学生科学领域内“核心素养”的视角[J].物理教师,2016,37,(02):74~77.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