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学案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2017-12-11 09:54李四伟
关键词:自学能力职业学校导学案

李四伟

【摘要】 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体会到了通过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正提高自己的预习能力与效率,完善学生的上课听课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其深入思考,并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对学习的认知性。但是导学案必须以书本为基础向外延伸知识点。

【关键词】 导学案 自学能力 数学教学 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77-02

0

导学案在教学的运用非常广泛,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用导学案能够让学生对所学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和解答,帮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并能通过学生自身的预习过程中找到自身的难点,这样在课上就能够听重点,解决重点,提高听课效率。老师应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帮助学生耐心解决,这样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多鼓励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和探究能力,让自身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巧妙利用导学案课前导学,引导学生预习

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即使学生没有主动预习,在课前的几分钟教师也会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的效果不容小觑,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自身预习能力对于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认真阅读导学案中应学习的内容与流程,将教案中的小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并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与知识寻找其中的联系,将知识链接起来组成知识链这样就能让自身的思路更加的明晰有调理感,并在了解的基础之上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其次,利用导学案的时候要注意:自主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主动性原则,达到自己的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就特别认真听课,理清每一节课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导学,引导学生预习。比如说在教学《等差数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列出导学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然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重点的地方画上横线,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問号。当教师讲课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理清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在讲课之后,还有不明白的内容提出来让教师解答疑问,或者是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心中的疑惑。如此一来,学生对于等差数列的概念、表达式以及相关运用都十分明确,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上课能力与效率

大多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只是单纯的去听课,而往往忽略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思考,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思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所以我们要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导学案就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敲门砖,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导学案的规整要符合各层次的学生预习的需要,使学生可以共同进步,使优秀的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使优秀学生在给其他同学的讲解中让其他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力,也在某中程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对数函数》这节课的内容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列出本节课将要教学的内容,如:指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图像、利用对数函数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等问题。然后根据导学案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且在课堂上按照教案逐一进行,这样一来教学的思路就特别清晰,避免了在课堂上不知道从哪里讲起的问题。导学案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总结,进一步提高对学习的认知

在运用导学案的同时我们要严格按照事实求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程度,同时我校在2016年6月提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旨在提高当下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的相关实际,改革新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爱上学习。改变当下的紧张的学习状态,做到松弛有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死搬教材,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在学生自学的同时老师要耐心教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路,给予他们支持,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身修养,提高对学习的认知,灵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在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找重点,使自己的学生有目标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使学生爱上学习,也使其具有很大的成就感。以《充要条件》这节课为例子,首先通过导学案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2.能够判断、论证并且灵活运用三个概念。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就是教学目标的第一点,教学的难点内容即如何让学生正确区分充分条件以及必要条件。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如在△ABC中,“若AB=AC,则∠B=∠C”(真)这个命题可表述为哪几种形式?根据所学的充要条件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分析:(1)“若x=y,那么x2=y2”(真)可表述为x=y==>x2=y2;或x=y是x2=y2的充分条件;或x2=y2是x=y的必要条件。(2)在△ABC中,若AB=AC,则∠B=∠C”(真)还可这样表述:在△ABC中,AB=AC ==>∠B=∠C;或在△ABC中,AB=AC是∠B=∠C的充分条件;或在△ABC中,∠B=∠C是AB=AC的必要条件。通过结合这个案例,加深学生对充要条件内容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学生的认知。endprint

四、导学案以书本为基础,让学生多方面掌握基础知识,使其有层次感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应以书本为基础,因为导学案是给学生的一个对某节课的一个先导,一个引领,所以应以基础知识为前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导入,就如同生活中的剥洋葱一样有外到里,这样可以给学诱导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向下学,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掌握知识,还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层次感。做到重先学,重层次,重自助,体现共性与个性相互存在相互呼应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时,首先可以根据课本基础知识为制作导学案的依据,让学生知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性质以及判断标准。(条件: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并且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性质: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判定: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在学习了基础的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由浅至深的学习,进一步的授予学生相关的证明方法,让学生学会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在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对直线与平面垂直能够熟练的运用,并且不管怎么改变,都能够灵活的证明。在这样的教学中,通过以教材内容为教学的基础,使教学具有层次感,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开展自我学习。

结束语

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取,不断改革,在世纪的快速变换中抓住时机,不落后与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以导学案为先导,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预习达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相关的探究,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规避过去的传统思维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联系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比赛,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 参 考 文 献 ]

[1]任莹.中职数学教学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7X).

[2]丁梅.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業教育,2016(23):125-125.

[3]张明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7(31):262-263.

[4]葛云虎.中职数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12):110-111.

[5]漆月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3):13-13.

[6]曾天环.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13):54-55.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职业学校导学案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让管理更有效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