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敏
摘要:肖培东老师用拟宣传词的语言活动结构起《神的一滴》这篇散文的教学,通过指向明确的言语活动,带动具有层递性的阅读活动,其教学过程符合散文教学从“外在言说对象”转向“个人化言说对象”、从文内描述言说对象转向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的规律,同时,基于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的教学智慧,使得由拟宣传词联结的主要教学行为更加有效。
关键词:语言活动;散文教学;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B-0051-04
苏教版必修一徐迟所译的《瓦尔登湖》节选《神的一滴》,是一篇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具的美文,学生很容易读出其反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破坏的主题。对于这篇选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长期处在困惑之中。
特级教师肖培东来我校上的就是《神的一滴》。在指导并带领学生用该有的慢速度一段一段地读完文章并询问某些个别朗读学生的内心感受后,肖老师用为瓦尔登写一段宣传词“来吧, ”的方式串起整个课堂。肖老师用来串起课堂的拟宣传词看似和黄老师所说的那些言语形式没有大的区别,但在教学现场却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成能力,学生的体验和回答精彩迭出。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话何以生成一个课堂?
一、设计层递的阅读,言语活动指向明确,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如果语言活动只是作为工具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话,那么往往会得其形而失其实,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是服务于阅读并达成所期许的阅读品质的。如果语言活动只是作为跳板来引入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那么往往会形实皆失,结论式的阅读思考和感受是失血的、单薄的。成功的语言活动,其设计和组织必须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生长阅读,让阅读能够深入地发现文字被包裹住的肌理;生长情感,让情感能够随着阅读的深入而愈加丰富;生长思想,让思想能在阅读中拔节,与文字产生共鸣。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就是阅读活动,就是情感活动,就是思想活动。不可能有脱离阅读、情感和思想的纯粹的语言活动,这样的语言活动不具有生长性。
肖老师的拟宣传词经过四个步骤,分别是:
(1)如果今天让你给瓦尔登湖写一段宣传词,请你从文章中找出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作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些句子来写?可以利用这样的开头:来吧, 。
(2)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作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
(3)接下来,如果用现代社会特征反面陪衬作宣传语,你会选择文章当中哪些句子。
(4)同学们想一想,宣传语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宣传语还是短的好。你可以从原文中找词语重组。老师做个示范:来吧,这里有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来吧,凝望大地的眼睛。来吧,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四个步骤中,第一步指向的是文中的景物描写,第二步指向的是文中的情感抒发,第三步指向的是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第四步指向的是对瓦尔登湖特点的概括和理解。这几个步骤在“来吧, ”的拟写中按照梭罗的行文思路步步推进,按照學生的理解能力步步加深,是不能打乱先后顺序的,所以显示出阅读活动的层递性。同时,肖老师用了一系列的要求来明确学生言语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既有方法的要求,也有内容的规定,方法如“直接描写”“反面陪衬”“找词语重组”,内容如“描写湖光山色”“来瓦尔登湖的感受”“现代社会特征”等。这些规定性的语言,不仅没有局限学生的思维,反而使他们的思考在一定的方式和方向内与文字真正的发生了关系。也许有人会问,《神的一滴》从文字或语句的量来看就这么多,是可以穷尽的,学生发挥的空间又在哪里呢?请看下面的师生问答:
师:瓦尔登湖是真漂亮。接下来,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作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
生:来吧,来这里消磨一整天,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看看命运会把我们推送到哪一个岸边。
师:不得不说,你这个孩子很聪明,你所选的句子都是挑选重组的,这就是阅读的最好品质。
学生已经不满足简单的重复,而试图挣破言语的藩篱,用重组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抑制不住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不是肖老师限定他们用文中的话来表述,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了。文章中的话语一旦能够重组,那么所形成的新的话语就是有限的课堂所无法穷尽的了。而当肖老师提醒“宣传语还是短的好。你可以从原文中找词语重组”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显然已经通过蓄积处于勃发的一个临界点了:来吧,来让自己的思想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清澈;来吧,与庄严、纯洁相遇;来吧,品味这神的一滴;来吧,与最年轻的湖水相遇;来吧,与湖水一起涟漪……这些语句,既有形式感,也有思想性,从这些言语的创造上来说,学生已经通过体验感受到文章表达的重点,也就无需“孜孜不倦”地在主题式的阅读结论上打转了。
二、把握文体的特征,发现个人化言说对象,品味个性化言语表达
在课堂的收束阶段,肖老师说:“其实,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两个字,瓦尔登湖, 。”学生用“庄严、沉沦、纯净、圣洁、年轻、神秘、灵气、明亮、活力”等词来概括,肖老师则用“思想、哲学、思考”来补充、提升。很显然,肖老师用阅读者心中的瓦尔登湖印象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细细琢磨,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到过瓦尔登湖,都缺乏对瓦尔登湖作真实的在场感受,所以作为阅读者的肖老师和学生们最后以两字概括对全文理解的一种提炼。
就写作本身来说,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潜在的阅读对象,文为这个对象而写,话为这个对象而说。这个阅读对象,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可以说,阅读对象间接地影响了作者的叙述,因为他的叙述要为这个阅读对象接受、他的情感要与这个阅读对象共鸣,他的思考要为这个阅读对象赞同:总而言之,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他对阅读对象的期待。肖老师的拟宣传词的语言活动,就是一次将作者写作时虚构的读者显性化的努力——每一个读者都是瓦尔登湖潜在的旅游者。虽然梭罗的文字未必是写给那些到瓦尔登湖实地旅游的人看的,但那些潜在的旅游者们未必不是《瓦尔登湖》的阅读对象。由此,学生在这种言语活动中发生着角色融合:他既是作为梭罗在向潜在的旅游者述说,也是作为潜在的旅游者在听梭罗述说。学生在跳进文字后体验作者的心路、情感,在跳出文字后形成自己的感观和认知。endprint
或许会陷入一种教学的困惑:肖老师的语言活动只是一种原文语句的挑选与复述,而“这是一个 的瓦尔登湖”却是一种语言的概括活动,从语言训练的品质来说,后者远超前者,为何从教学的品质和效果来说却远逊于前者呢?上文已经提到,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服务于阅读并达成所期许的阅读品质,那么语言活动必须切合所阅读文本的文体特征,这样才能贴着文本的语言有效展开相应的活动。“一般来说,诗歌语言的着力点在词语——推敲词语,散文语言的着力点在句子——锤炼句子,小说的着力点更多在谋篇——结构全篇。”[1]肖老师正是抓住了散文语言的着力点才将课堂推进得如水就下一般。同时,肖老师对所拟宣传词内容的要求并以此形成的教学环节,正是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从‘外回到‘里”的自觉实践:“找出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做宣传语”把学生从外在的言说对象(自己感觉中的瓦尔登湖)转向文本内部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用来瓦尔登湖的感受作宣传语”“用现代社会特征反面陪衬作宣传语”就从文内描述言说对象,转向作者所思所感,即其“独特的情感认知”。而在这几个过程中,肖老师都带着学生对语句中的用词进行细腻的体认,如“动态美从两个动词看出来——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既然是动词,能不能换成从水面掠走一条小虫?”“砍光、建造、侵入、豪取四个动词中,你觉得哪一个在翻译上有修改的余地?”这便在体会情感的同时,品味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了。
三、发挥教学的智慧,娴熟运用辅助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些,能够发现,肖老师以一句话结构整个课堂的成功课例并不在少数,被人学习的案例也不少,但模仿成功的却不多。我不禁反问: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上这篇《神的一滴》,能不能取得和肖老师一样的课堂效果?答案是否定的。
崔允漷在谈论有效教学中的“教学实施”时说:“它又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种策略。主要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课堂中发生的主要行为,这种行为是以目标或内容为定向的,它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指导三类行为。辅助教学行为是指使主要教学行为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中发生的教师行为,它是以学生或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定向的,包括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等。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是教师实现教学所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它主要涉及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与预防。”[2]由此可以发现,大家所不自信的,也就是肖老师教得有效的原因,不仅在于对“一句话”语言活动的设计及其实施(主要教学行为),还在于他基于辅助教学行为而迸发出的教学智慧。请看这一段:
师:……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既然是动詞,能不能互换,换成从水面掠走一条小虫?
生:掠,有一种矫健有生命力的感觉。
师:那不是很好吗?他掠走一条小虫,又矫健又有生命力。我把你家的东西掠走了,你愿意吗?(全场笑)
生:因为“掠”这个字是带有攻击性的,会打扰了瓦尔登湖的平静。
师:请大家给他掌声。之前他受委屈了。“掠”太粗暴,“衔”就很温柔,写出了瓦尔登湖是十分和谐的。请大家标注。
师:瓦尔登湖是真漂亮。接下来,如果用“我”来瓦尔登湖的感受作宣传语,你会选择哪一句?
生:来吧,来这里消磨一整天,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看看命运会把我们推送到哪一个岸边。
师:不得不说,你这个孩子聪明,你所选的句子都是挑选重组的,这就是阅读的最好品质。我们来看一下,(生欲回答,师有意走过:我们不要你自己回答,找别人回答。全场笑)他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小片段。肖老师在品味语言用词的时候,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调换词语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二是勾连起学生的生活情境。两种方法的连续使用,使学生终于能够领略用词的妙处。这样的教学行为无疑向学生强化了阅读时品句析词的方法。肖老师善于对学生回答的品质迅速作出评价,有的指出问题、给予指导,有的积极表扬、鼓励信心。这些又能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那有意拒绝学生回答而让其他学生来回答的行为,将全班的学生从“看”回答的观众拉回了学习的“在场”。两次恰到时机的学生“笑”,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处于良好的课堂气氛之中……需要说明的是,肖老师主动为学生寻求同伴的掌声,是因为这个学生之前的回答总不能切中问题的核心,从而对肖老师和自己都作出了对抗的姿态。肖老师对这种课堂问题行为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在回答机会和回答评价上机智调整,当这位同学再次举手后,肖老师说:“这位同学一直举着手,他的手就像瓦尔登湖的水一样。后面的同学,把你们的手举起来,让我们感受到瓦尔登湖的澄澈。”肖老师在肯定这位同学的积极态度时,又一次委婉地拒绝了他的回答,但这种拒绝一方面保护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却扩大了其他同学的参与权。更妙的是,肖老师的俏皮语又从来不脱离文本,这种来自文本的语言智慧既能激发学生去亲近文本,又给学生展示了如何运用所学语言的经验。所以,我们除了关注肖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心巧妙,也要认真分析课堂上使教学获得更好效果的辅助和管理的教学行为。
“一句话”就是这样生成了一个课堂。透过课堂的形式去思考、揭示教学的本质,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课堂的宏美,也能使我们在汲取经验时避免画虎类犬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步进.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