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获取信息

2017-08-21 03:53孙慧峰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品德与社会小学

孙慧峰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取足够的历史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及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可以按以下三种方法:依据教学目标,缩小并细化信息收集任务的范围,并设计为问题;教师提供素材,学生从中整理出有效信息;学生根据范例进行仿作。有效的方法,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实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获取信息;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124-02

新课改后,小学《品德与社会》从教学内容呈现上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增加了相当一部分跟历史题材有关的内容。但从教材呈现方式来看,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因为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历史的内容不是按照历史本身的学科逻辑组织的,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以“散点”的形式出现的,涉及的历史内容广泛、话题零散,没有完整的脉络和情节。对学生而言,之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又加上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这些“散点式”的历史内容是突然出现到学生面前的。学生不仅不了解这些历史内容的前因后果,而且对这些内容也很陌生,所以光凭简单的认知了解,难以激发起学生探究悠久历史文化的愿望,难以从心底激发为祖先骄傲的情感。

高年级教材中涉及了好多影响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了解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脑海中对历史事件有个整体认识,课题组探索并实践了以下方法:依据教学目标,缩小并细化信息收集任务的范围,并设计为问题;教师提供素材,学生从中整理出有效信息;学生根据范例进行仿作。

一、依据教学目标,缩小并细化信息收集任务的范围,并设计为问题

课例:《灾难深重的中國》六年级下册——鸦片战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鸦片战争等事件的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的身心受到摧残、国家丧失尊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教学难点是了解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众所周知,“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是复杂的,过程是漫长的,结果是严重的,它的爆发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风雨飘摇、水深火热的生活。那么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通过对“鸦片战争”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呢?课前收集信息就尤为重要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了信息收集的学习任务。教师列出了下面9个小问题:

问题1:什么是鸦片?它有什么特性?人过量吸食后有什么危害?

问题2:鸦片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问题3:鸦片战争前近一百年间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情况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查找文献、网上查询、结合课本的P26的条形图完成此题。

问题4:认识禁毒民族英雄——林则徐。

问题5:中国人民抵制鸦片的斗争——虎门销烟

问题6:当时的清政府对林则徐的禁毒持什么态度?

问题7:了解鸦片战争。

问题8: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问题9:鸦片战争的后果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根据老师给出的这些问题,你们或小组合作,或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资料,完成以上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课例可以看出,将鸦片战争这一跨越时间长,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分解成这么多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了战争的前因后果,对战争有了整体认识,课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战争爆发的原因,反思战争的结果就迎刃而解了。学生有了知识的铺垫,那么培养其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就水到渠成了。

二、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资料

课例:《人类渴望和平》六年级下册——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课本上就一幅插图,那么要想让学生对这次战役有一个系统认识,整体感知,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战争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等资料,让学生从中收集和整理有用的相关信息。教师提供的资料内容概括如下:

资料1:为什么称此次战役为“百团大战”?

资料2:“百团大战”爆发的背景。

资料3:“百团大战”经历了三个阶段

资料4:“百团大战”的战果。

资料5:“百团大战”的战略意义。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带着学习任务,去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如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从资料中收集百团大战的主要战果。

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阅读资料,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资料”这一收集信息的方法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很多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三、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范例,让学生仿着做

这种收集信息的方法,在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收集时教师多用,也就是照猫画虎。这种收集信息的方法就是教师“帮扶”的过程,例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历史风土民情”等都从哪些方面去收集,一定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就学会好多信息收集的方法。

学生学会了收集信息,就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效果和德育素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以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习“历史题材”的内容,一定要教给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功能,就会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品德与社会小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