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核心素养”的提出,其背后的理念价值远远高出其具体指标。作为世界各国应对时代变化、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个结果,核心素养带来的是研判未来人才标准、精准定位培养目标、高度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现代教育思考维度。
未来五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题。
具体深入地思考培养目标,特别是培养目标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落地,这将是比研制一个核心素养框架更为艰巨的任务。
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正在紧锣密鼓修订之中,教育质量标准也将随之出台。然而,学校实践一直未停步。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在关注国际和国家的研究动态,并对核心素养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结合学校的文化传统进行探索。
从他们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将立德树人的要求与学校文化结合起來的,是如何开展跨学科培养综合素质探索的,是如何从训练简单的应试技能走向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又是如何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使学生素养突破单一的传统学习方式束缚的。“质量意识”“未来意识”正在渗透进他们每一天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其意义正在于,如何审视我们每一天、每一节课的价值,让每一次付出都更有方向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