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之爱必须超越母爱,其最高境界应是对学生们的未来负责,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引导他们在完善自我中融入社会;帮助他们具有生存于困难之中的勇气,具有选择知识、选择路径的智慧,具有驾驭人生旅途的本领。
——河北传媒学院李锦云获评2016“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她在领奖词中这样写道。(《中国青年报》2017年1月16日)
任何人若有意识地去写给小孩看的东西,那都是在浪费时间。你应該往深了写,而不是往浅了写。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们是地球上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最敏感、最灵敏且一般来说最容易相处的读者。
——美国当代作家E.B.怀特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6-7期陈赛:《他的一生都以种种方式藏在动物背后——E.B.怀特的童话》)
我一直很难接受“严师”的说法。教师无法让学生热爱学习,无法让学生对人的精神和智慧产生自觉的追求,无法把读书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所谓的“严格训练”,即便在今后学生取得了所谓的“成就”,也不足为训——人生实在宝贵,童年和少年只有一次。
——吴非:《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7年2月1日阅读全文请“扫一扫”二维码)
我理解的诗教,不是简单地背诗,而是体悟诗中的美,因此产生爱惜美的欲望,这就是善。由美育导向德育,从一个敏感的人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春节荧屏,节目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需要被激活;在这个快速前进的社会,利用零星时间读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光明日报》2017年2月9日靳晓燕)
我从来不同时做两个实验。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说:“我很认真,总是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另一件,所以我从不出错。”(《文汇报》2016年12月25日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