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明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
摘 要:读书修身养性,阅读理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理解能力,现在的考试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目前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是被动的、无目的性的、低效的,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质能力。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和分量越来越重,老师应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把握好教学难点和重点,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性,教授学生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轻松自信地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培养能力
一、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老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一人黑板教学模式”,而是进行创新,丰富教学模式和手段,着重于教学难点和重点,可以设计朗读文章、积累文章、自主阅读等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觉阅读。如,《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类内容和形式都十分精美、富有感情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将感情代入文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更好地回答文章所设的问题。
培养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这个教学形式可以不断地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知识面。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业进行评价,以积极鼓励的语句为主,让学生从中获得鼓励更加积极地学习,也认识到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章。
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也是学生阅读积累的有效途径,老师可以推荐阅读的书籍,比如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阿Q正传》、冰心的《繁星·春水》、高尔基的《童年》等优秀书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
(二)“师生互动+小组互动”模式
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文章的浏览,再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对文章有疑问之处可以提出,老师进行分析和帮助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学习之中可以先写下答案或标注疑问,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确定目标,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学目标的达成变得更加轻松,将难点轻而易举地解决。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成为教学的主流,老师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双重的效果中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这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愿加入学习中,引导学生鲜活的思想不断地撞击勃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珍珠与蚌》这篇文章,老师可以展示珍珠和沙子的照片,提出“你们觉得一颗不起眼的沙子可能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吗?”问题,让学生从视觉之中可以获得更加立体的想象,不再是平面的想象。可以播放海浪的音乐,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让学生更加深有体会地感受到一颗沙子也可以经历蚌的不断孕育成为一颗璀璨的珍珠的艰难过程。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文章所提出的问题,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也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进行阅读理解系统性训练
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教会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平时多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学生应该培养阅读文本的意识,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而不是跳读文章,不然在做题时会出现答题不完整或答偏的现象,学生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反复阅读文章的习惯,这有利于学生在做题中顺利完成答题。如,概括文章主旨的问题,学生应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都是为了阐明中心而服務,所以回归文本是最重要的,弄懂文章写的是什么,揣摩和参悟一些重要句子、段落的意思,再来归纳中心思想。一些固定的问题有相对应的答题技巧,如“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那么固定的答案是: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做题中不断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经过训练熟练掌握知识。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是综合语文能力的测试,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筛选、归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绩。阅读理解教学中,学生为主体,老师可以不断地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读、思考、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悟文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再单一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在练习中学生得到一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得到锻炼机会。老师也要耐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解决问题,掌握好解题技巧,让问题迎刃而解,让答题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王红玉.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运用[J].家教世家,2013(12).
[2]蒙晓明.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09(8).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