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创情境再上台阶见洞天

2017-06-14 15:37米彦军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主情境创设教学目标

米彦军

摘 要:教学情境的设计使知识点的展示过程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授课统一浅尝辄止,意犹未尽。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统领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自主;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7-0037-02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课堂效果确实意义非凡。但是在长期的听课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关注了情境的生动形象和引起兴趣的作用,而忽略了对情境的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总是一闪而过、浅尝辄止,感觉意犹未尽,不能使创设的情境发挥最大的价值。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如果能够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用创设情境中的有效信息,再向前走一步,深挖一层,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就会别有洞天、妙趣横生。

一、留白——留下空间探究竟

构建主义认为,核心素养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合作探究得到感受而获得的。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验,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条件。创设情境要注意铺垫,为学生留下活动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得以熏陶,价值观得以提升。一次听课,老师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用图片列举了一些中国符号,如中国的瓷器、茶叶、武术、戏剧、文字、饮食等等,让学生欣赏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又让学生列举了许多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中国符号,学生兴趣盎然。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去讲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是让学生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成为中国符号,它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想到劳动人民的长期积累和创造,联想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现在生活和世界的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明白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达到德育无痕的效果。教师在创设情景后没有直入主题讲授新课,而是留下空间让学生在探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感受教学的目标,避免了创设情境时一晃而过,不留痕迹的弊端。

二、抽丝——延伸情境拉主线

教师为教学而创设的情境,都是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如果能够通过对情境进行分析,拉出一条主线,形成思路,就能够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比如一个教师在讲《礼仪展风采》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谈感受。同学们都被国旗班的风采所折服,谈了许多感想。这时教师又提出,你是通过哪些细节感受到他们的风采的?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国旗班仪表整齐,有的说护旗手精神抖擞,有的说仪仗队步伐像一条线,有的说军乐奏国歌雄壮有力等等。这时教师又提出他们的风采是怎样练成的呢?同学们经过思考总结出是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形成的。教师紧接着提出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采是怎样展示出来的呢?同学们讨论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形象,礼仪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教师用升国旗仪式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把情境一步步延伸,拉出礼仪对一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的意义,揭示出礼仪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礼仪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三、剥皮——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常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只注意了情境的表面现象,展示了大量的素材,而忘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揭示教学的深刻含义,缺少画龙点睛之妙笔,使学生不能通過知识的内化得到感悟和提升。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讲《我们选择坚强》一课,他以红军长征路上贺大姐送孩子、飞夺泸定桥、王定国过草地等感人的故事作为情境,生动说明红军战士顽强斗争的精神和意志,然后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坚强的表现,到最后也没有揭示出本课为什么选择坚强和如何才能坚强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是感受到了坚强,却没有领悟到坚强背后那崇高的信念和长期的意志磨练。这堂课虽然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学生兴趣盎然,但忘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在触动学生情感的同时,确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道德品质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刨根——追根溯源明事理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镜,通过情境说明生活哲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一次听课时,教师在上八年级思品《珍惜学习机会》一课,为了展现贫困山区学生难得的学习机会,先放了几张贫困山区学校残破的校舍、昏暗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和年迈的教师的图片,然后教师让学生对比自己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谈一谈有什么感受。经过对比学生谈了许多自己的感受,知道了应当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接着教师开始转入正课教学。教师创设的情境似乎顺理成章地和教学内容相衔接,起到了激趣和链接的作用,但是从本课的教学目标上看,公民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大事,所以教师在提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之后,如果能够进一步追问:我们优越的学习环境是怎么来的?国家为解决贫困山区学生上学做了哪些努力?国家在法律上是如何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当这些问题提出后,就能够更贴合教学目标,学生对受教育权利的理解就上了一个台阶,后面的话题的展开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撒网——发散思维提修养

一个教师在讲《与诚信结伴同行》时,一上课就拿出了自己的居民身份证,然后说:“今天我们先研究与居民身份证有关的问题,同学们头脑风暴一下,想到什么都可以说”,同学们有的在想、有的在讨论,不一会儿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身份证上有姓名、出身时间、相片等;有的说身份证是公安机关发的;有的说身份证是一个人惟一的身份证明;有的说身份证伴随人的一生;有的说我国有居民身份证法;有的说丢了身份证就办不成许多事等等。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发言后,老师总结道:身份证是一个人真实身份的证明,它将伴随我们一生,要时刻保护好,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它和诚信有什么关系呢?丢失了诚信又会怎样呢?于是同学们又进入了新的思考中。在这一课中,教师以居民身份证为背景让学生发散思维,然后又巧妙地和诚信相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向前一步创情境,再上台阶见洞天。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如果能够给学生留下探究空间,延伸情境拉出主线,就能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追根溯源明白事理,发散思维提高修养。情境创设既生动形象又入情入理,才能达到贯穿课堂,统领教学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情境创设教学目标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