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17-06-11 00:33王亚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王亚妮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学 班主任工作

当下国家正在有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这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突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除了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一、当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

孩子出生之后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人,父母的行为举止对于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1]。特别是现在,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对孩子的需求也是有求必应。同时,他们又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比较高。于是,在这两种极端的想法下,让孩子难以应付,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积累,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的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对于打好学校基础至关重要,也是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小学教育的要求更高,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动,这与学校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学校要注重小学生的天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调整,反对用粗暴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创伤。

3.社会因素

社会性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群体性动物,个人和社会息息相关,个人对社会产生作用,同样社会也对个人产生影响。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与成人相比较,小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而且社会经验比较少,他们对于来自于外界的干扰难以进行正确判断,如果这一时期学生接受的信息太过消极,可能会上到他们的心理,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

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接受最早的教育可以说就是来自于家庭,早期幼儿主要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认识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3]。因此,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父母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对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在日常生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给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心理教育。家长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性格,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小学生出现的一些异常行为,家长也要及时和的班主任进行交流,双方一起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研究对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使其形成良好的品格。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行谈话,确保学生的心理教育没有缺失,在家长和班主任全方位的监管下,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QQ、微信等社交平台,建立家长群,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互相交换心理教育的意见,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师生平等相处,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班级是由众多学生一起组成的小团体,可以说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由于學生比较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个体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许多教师将期望寄托在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班主任习惯将重点放在个别差生或者调皮的学生,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如果继续忽视这些学生,容易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对自己自暴自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认同,渴望班主任的关怀,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心理考虑问题,给予每个学生关怀,建立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所有学生的感受来自班主任的关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建立光荣榜,该活动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的表现进行积分,内容包括好人好事、学习成绩、比赛获奖、班级活动参与情况、值日表现等,对于达到相对应标准的学生,画一面小红旗,记一分,每个月评选一次优秀学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勉励学生继续保持,对于这次没有获得奖励的学生则进行鼓励,让其下次努力加油,争取获得小红旗。通过这种方法,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参与评比,每个人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而且计分是公开透明的,让每个学生为了荣誉,努力表现、积极向上,有助于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3.开展社会实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于让小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全面性优秀人才。班主任不仅要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而是要将其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小学生对于来自外界社会的抗干扰能力。此外,班主任不能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要拓展教育空间,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心理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管理者,就要肩负起学生教育的重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让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全方位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