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璀萍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其扩展和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平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和数学教学理念与内容的有机整合,真正突显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 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整合 发展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公,教师只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和帮助者。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教学还是以播放幻灯片和牢记书上的公式为主。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情况,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数学公式,强化训练很多练习,结果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对公式的运用很熟悉,但是过程和内容是怎样得来的却毫不知晓。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记住公式就是了,至于怎样得来的,不要去管。[1]
2.思维模式的固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比较普遍,这样就容易形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少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解决。现在的课堂主要以考试考题为主来进行教学,解题思路的固定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死板,而且因为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思考问题不全面。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因为考高分而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由此忽略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策略和思路多样化的培养。[2]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措施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理念的整合
信息技术革命给数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数学成就中的核心理念,都应适当地、相对完整地反映到新世纪的数学课程中。理念是理性化的一些观念,具有稳定性、长效性、持续性、指导性。形成正确的数学课程理念是更好地从事数学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理念在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统摄作用。 小学的数学课程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不仅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在内容上,力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部分,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数学的主干课程中。正因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数学教育的深层结构,融入数学教育的知识体系,成为传播内容的最佳工具和学生探究知识、体验数学、感受知识的中介,信息技术成为能够改变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发展工具,也是数学教师在建构数学内容体系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为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打好基础与追求创新中不断提高 小学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进一步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理念的整合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理念的整合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不仅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課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越来越需要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小学学生利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获取信息,如对一些数据信息的处理,借用计算机来完成会更加快捷方便。利用计算机还可以更方便地寻找数与形的规律,使得观察与验证得以进行,使得数与形的结合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正是借助于计算机,才使得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能够及时地渗透到数学内容体系之中,同时才有可能把原先一些烦琐的计算问题简化下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探索获取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数学内容的弹性化、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大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数学知识,进而使 小学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 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使 小学学生适应科技进步和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整合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就显得意义重大。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
结语
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学习方式即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利用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生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易于使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融通,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2):24-25.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